必背古诗词 (以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推荐篇目为主)
小学阶段的古诗词学习,旨在让孩子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积累语言素材,这些诗歌大多语言浅显、意象鲜明、情感真挚,非常适合小学生。

低年级 (1-2年级)
这个阶段以五言绝句和简单的七言绝句为主,内容多为写景、咏物、思乡。
| 诗名 | 作者 | 朝代 | /名句 |
|---|---|---|---|
| 《咏鹅》 | 骆宾王 | 唐 | 描写白鹅的可爱形态,充满童趣。 |
| 《静夜思》 | 李白 | 唐 | 游子思乡之情,千古绝唱。 |
| 《春晓》 | 孟浩然 | 唐 | 描写春天雨后清晨的景象,清新自然。 |
| 《悯农二首·其二》 | 李绅 | 唐 | 表达对农民辛勤劳作的同情与珍惜粮食。 |
| 《江南》 | 汉乐府 | 汉 | 描写江南采莲的欢乐场景,活泼生动。 |
| 《登鹳雀楼》 | 王之涣 | 唐 | 登高望远,蕴含“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哲理。 |
| 《赋得古原草送别》 | 白居易 | 唐 |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是咏草名句,也暗含生命力。 |
| 《池上》 | 白居易 | 唐 | 描写小孩偷采莲蓬的天真可爱。 |
中年级 (3-4年级)
开始出现一些叙事性更强、情感更复杂的作品,以及一些经典的送别诗、爱国诗。
| 诗名 | 作者 | 朝代 | /名句 |
|---|---|---|---|
|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 王维 | 唐 |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
| 《望庐山瀑布》 | 李白 | 唐 |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
| 《绝句》 | 杜甫 | 唐 |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
| 《小池》 | 杨万里 | 宋 | 描写初夏小池的生机与情趣。 |
| 《山行》 | 杜牧 | 唐 |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
| 《赠汪伦》 | 李白 | 唐 |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
| 《早发白帝城》 | 李白 | 唐 |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
| 《望天门山》 | 李白 | 唐 |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
高年级 (5-6年级)
诗歌的深度和广度都有所增加,开始接触词,并出现一些蕴含深刻哲理、抒发家国情怀的宏大作品。
| 诗名 | 作者 | 朝代 | /名句 |
|---|---|---|---|
| 《泊船瓜洲》 | 王安石 | 宋 |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
| 《秋思》 | 张籍 | 唐 |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
| 《长相思》 | 纳兰性德 | 清 | 词,描写行军塞外的思乡之情。 |
| 《牧童》 | 吕岩 | 唐 |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
| 《舟过安仁》 | 杨万里 | 宋 | 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 |
| 《清平乐·村居》 | 辛弃疾 | 宋 | 词,描绘了一幅温馨祥和的农村生活画卷。 |
| 《七步诗》 | 曹植 | 三国 |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
| 《伯牙绝弦》 | 《列子》 | 先秦 | 讲述知音难觅的感人故事。 |
现代儿童诗
现代儿童诗语言更贴近孩子的生活,形式自由,想象力丰富,充满童真童趣,是培养孩子现代语感和创造力的好材料。
代表诗人与作品
-
金波: 他的诗充满爱心和童趣,语言优美,节奏感强。
- 《小鹿》:描绘小鹿的活泼可爱。
- 《春的消息》:用孩子的眼睛捕捉春天的到来。
- 《如果我是一片雪花》:充满想象力的儿童诗。
-
柯岩: 她的诗常常带有教育意义,但方式非常巧妙,寓教于乐。
- 《帽子的秘密》:通过孩子的视角,理解父亲的工作,充满温情。
- 《眼镜惹出了什么事情》:幽默风趣,提醒孩子爱护眼睛。
-
顾城: 他的诗纯净、空灵,像童话一样,适合培养孩子的想象力。
- 《诗情》:展现了孩子眼中诗意的世界。
- 《感觉》:如“天是灰色的/路是灰色的/楼是灰色的/雨是灰色的/在一片死灰中/走过两个孩子/一个鲜红/一个淡绿”,色彩对比强烈。
-
金波 (另一类作品): 他也创作了大量优秀的童谣和儿歌。
- 《小树谣》:小树和小朋友的对话,亲切自然。
- 《做客》:描写孩子做客时的情景,生动有趣。
-
其他经典作品:
- 《花的梦》 (张秋生):想象花朵的梦境,唯美浪漫。
- 《妈妈是棵大树的伞》 (张秋生):用比喻表达对母亲的爱。
- 《我想》 (高洪波):充满奇思妙想,想变成柳絮、蒲公英、小草等。
诗歌学习的建议
- 兴趣为先: 不要强迫背诵,可以通过配乐、绘画、表演等方式,让孩子在玩乐中感受诗歌的美。
- 理解意境: 引导孩子想象诗歌描绘的画面,而不是死记硬背字词意思,比如学《咏鹅》,可以带孩子去池塘边观察。
- 联系生活: 将诗歌内容与孩子的日常生活联系起来,比如读到《悯农》,可以教育孩子珍惜粮食。
- 反复诵读: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通过有感情的朗读,孩子能更好地体会诗歌的韵律和情感。
- 鼓励创作: 当孩子积累了一定量的诗歌后,可以鼓励他们模仿诗歌的格式,写写自己看到的东西、想到的事情,哪怕只有几句,也是很好的锻炼。
希望这份详细的清单和建议能帮助您和孩子更好地走进诗歌的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