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精选几首关于“送别”的经典诗歌,并附上解读,希望能触动您的心弦。

“送别”是中国古典诗歌中一个永恒的主题,它承载着深厚的情感,有离别的愁绪,有对友人的祝福,也有对未来的期盼。
首选:最富盛名的送别诗
《送元二使安西》
唐 · 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解读】 这首诗是送别诗的千古绝唱,情意深重,却又含蓄隽永。
- 前两句写景:清晨的微雨打湿了渭城的尘土,客舍旁的柳树被雨水洗刷得更加青翠,这“柳”字是关键,因为“柳”与“留”谐音,自古便是挽留、不舍的象征,清新明丽的景色,反衬出诗人内心的离愁别绪。
- 后两句抒情:朋友啊,请再干了这杯酒吧!一旦你走出西面的阳关,就再也见不到老朋友了,这句劝酒,没有说“舍不得你走”,而是想象友人未来孤独的处境,将自己的不舍与担忧融入到对友人未来的关怀中,情感真挚,语言质朴,却力重千钧,成为后世送别时最常引用的诗句。
其他经典送别诗
豪迈豁达的送别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 ·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解读】 李白的送别诗,充满了浪漫主义的色彩和开阔的胸襟。
- 前两句叙事:老朋友在黄鹤楼与我告别,在繁花似锦的阳春三月,顺流而下前往扬州,地点(黄鹤楼)、时间(烟花三月)、目的地(扬州)都极富诗意,为送别营造了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
- 后两句写景抒情:友人的孤帆渐渐消失在水天相接的碧空尽头,我眼前只剩下滚滚东流的长江江水,诗人没有直接写思念,而是通过“望尽孤帆”和“唯见江流”的景象,将不舍与悠长的思念寄托在无尽的江水中,意境开阔,余味无穷。
情深意重的送别
《别董大》
唐 · 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 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不识君。
【解读】 这是一首充满力量和慰藉的送别诗,一扫离别的伤感。
- 前两句写景:夕阳西下,千里黄云遮蔽了日光,北风呼啸,大雁南飞,大雪纷飞,这番萧瑟、寒冷的景象,为离别增添了悲凉的色彩。
- 后两句劝慰:不要担心前方的路上没有知己,凭你的才华和名气,天下有谁会不认识你呢?诗人没有沉溺于离愁,而是用激昂的话语,极大地鼓舞了友人,将送别的情感从悲伤升华为对友人未来的无限期许和赞美,这种“以壮语写别情”的手法,显得格外真诚和豪迈。
含蓄深沉的送别
《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 · 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解读】 这首诗是白居易的成名作,借景抒情,意境深远。
- 前四句咏物:古原上的野草繁茂又枯萎,野火烧也烧不尽,春风一吹又生机勃勃,这不仅是写草,更是在写一种顽强的生命力和离别的“野草”一样,是斩不断的。
- 后四句点题:这蔓延的草色侵占了古老的驿道,青翠的草色连接着荒凉的城池,我又一次送友人远去,心中那如春草般茂盛的离愁别绪啊,充满了整个心田,全诗以“草”为线索,将“枯荣”的生命哲理与“送别”的永恒主题完美结合,情感深沉而不直露。
情景交融的送别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唐 ·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解读】 这是初唐送别诗中的“压卷之作”,格调高昂,气势磅礴。
- 前四句写景与抒情:雄伟的长安城辅佐着三秦大地,远在风烟弥漫之外是蜀地的五津,我们都是远离故乡、在外做官的人,这次离别的心情,你我都懂,诗人将个人的离别置于广阔的时空背景中,拉近了与友人的心理距离。
- 后四句抒发胸臆:只要我们彼此是知己,哪怕远在天涯海角,也像邻居一样亲近,不要在岔路口像小儿女一样,哭湿了手帕,这两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化用了古语,却翻出了新意,成为歌颂真挚友谊的千古名句,充满了积极乐观的精神。
现代诗中的送别
《送别》
李叔同(弘一法师)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一壶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解读】 这首现代歌词,旋律优美,意境凄美,早已超越了歌词本身,成为一代人心中的送别符号。
- 意象:全诗充满了古典送别的意象——“长亭”、“古道”、“芳草”、“晚风”、“柳笛”、“夕阳”,营造出一种悠远、凄清的离愁。
- 情感:“知交半零落”道出了人生聚散的无奈与感伤。“一壶浊酒”是最后的慰藉,“今宵别梦寒”则预示着离别后的梦境也将是清冷孤寂的,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哀而不伤,余韵悠长。
希望这些诗歌能伴您感受那份跨越千年的离愁别绪与真挚情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