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智慧(经典深邃)
这类名言多出自儒家、法家等经典,强调团结对于国家和家庭的重要性。

-
“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 出处:《周易·系辞上》
- 释义:两个人只要心意一致,就能像锋利的刀一样切断金属;同样,同心同德的话语,气味像兰花一样芬芳,这强调了团结一致所产生的巨大力量。
-
“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
- 出处:民间谚语,常见于《古今贤文》
- 释义:一根丝线搓不成绳子,一棵树木成不了森林,比喻个人的力量是渺小的,只有团结起来才能形成强大的力量。
-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 出处:《孟子·公孙丑下》
- 释义:有利的时机不如有利的地形,有利的地形不如人心所向、内部团结,在孟子看来,人和(团结)是克敌制胜最重要的因素。
-
“能用众力,则无敌于天下矣;能用众智,则无畏于圣人矣。”
- 出处:三国·孙权
- 释义:能够发挥众人的力量,就可以在所向无敌;能够集中众人的智慧,就连圣人也没有什么可惧怕的了,这指出了团结不仅在于力量,更在于智慧。
-
“万人操弓,共射一招,招无不中。”
- 出处:《吕氏春秋》
- 释义:一万张弓一起射向一个目标,没有射不中的,比喻大家齐心协力,目标一致,就能无往而不胜。
中国近现代名言(通俗易懂)
这类名言多出自革命家、政治家,语言更直白,富有感召力。
-
“团结就是力量,这力量是铁,这力量是钢,比铁还硬,比钢还强。”
- 出处:革命歌曲《团结就是力量》歌词
- 释义:这是中国流传最广的团结口号之一,用“铁”和“钢”作比喻,生动形象地说明了团结所产生的坚不可摧的力量。
-
“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
- 出处:毛泽东《反对党八股》
- 释义:即使是再坚固的篱笆也需要有三个桩子来支撑,再能干的人也需要别人的帮助,强调了个人离不开集体,合作是成功的基础。
-
“国家的统一,人民的团结,国内各民族的团结,这是我们的事业必定要胜利的基本保证。”
- 出处:毛泽东
- 释义:将团结上升到国家命运和事业成败的高度,强调了团结是取得成功的根本前提。
西方名言(哲理思辨)
西方名言多从哲学、社会学和团队协作的角度探讨团结的价值。
-
“团结是伟大的力量。” (Unity is strength.)
- 出处:常被认为是古希腊寓言作家伊索或法国作家拉封丹的名言。
- 释义:言简意赅,点明了团结的本质——它是一种强大而伟大的力量。
-
“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里才永远不会干涸,一个人只有当他把自己和集体事业融合在一起的时候才能最有力量。”
- 出处:雷锋(虽然是中国人,但这句话在全世界范围内广为流传,体现了普世价值)
- 释义:用“滴水”与“大海”的比喻,形象地说明了个人只有融入集体,才能获得无穷的力量和永恒的价值。
-
“在许多问题上,我们都说,重要的是我们在一起。” (In many things, we say, it is not what we have, but what we are that counts. But it is more important that we are together.)
- 出处:美国前总统约翰·肯尼迪
- 释义:这句话强调了“团结”本身比拥有什么更重要,只要大家团结在一起,就能克服困难,创造未来。
-
“没有人是完全独立的岛屿。” (No man is an island.)
- 出处:英国诗人约翰·多恩《沉思录》
- 释义:这是关于人与人之间相互依存关系最经典的比喻之一,说明每个人都无法脱离社会和集体而孤立存在。
团队与组织协作(现代应用)
这类名言更侧重于现代企业、团队和项目管理中的团结协作精神。
-
“没有完美的个人,只有完美的团队。”
- 出处:现代管理理念
- 释义:强调在团队中,个体的优秀固然重要,但通过高效协作、优势互补,整个团队所能达到的高度是任何个人都无法企及的。
-
“团队合作是成功的基石。”
- 出处:现代商业格言
- 释义:直接点明了团队合作在实现任何宏大目标中的基础性作用。
-
“我们能够成为我们,因为我们在一起。” (We can become 'We', because we are together.)
- 出处:现代激励语
- 释义:富有诗意地表达了团结如何将独立的个体凝聚成一个有共同目标、有强大凝聚力的集体。
希望这些名言能对您有所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