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与理想类
这类名言体现了党员对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坚定信仰。
-
“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
- 出处:革命烈士夏明翰就义前的绝笔诗。
- 解读:这是共产党人为了信仰不惜牺牲生命的最高体现,展现了革命先辈对理想的执着和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
“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
- 出处:《中国共产党章程》中的入党誓词。
- 解读:这是每一位党员在入党时庄严的承诺,是其政治生命和行动的根本准则,强调了忠诚、奉献和牺牲精神。
-
“革命理想高于天。”
- 出处:毛泽东在长征时期的论述,后被广泛引用。
- 解读:强调了崇高的革命理想是共产党人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
宗旨与为民类
这类名言深刻诠释了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 出处:毛泽东在《为人民服务》一文中提出的党的根本宗旨。
- 解读:这是中国共产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集中体现。
-
“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
- 出处:毛泽东《论联合政府》。
- 解读: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群众观点,强调了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决定性作用,要求党员必须相信群众、依靠群众。
-
“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
- 出处:邓小平的名言。
- 解读:表达了邓小平同志作为党和国家领导人深沉的家国情怀和人民立场,朴实而真挚,感人至深。
-
“我将无我,不负人民。”
- 出处:习近平总书记的庄严承诺。
- 解读:这是新时代共产党人最高境界的表达,意为“我”已经没有了私心杂念,唯一要做的就是不负人民的期望和重托,体现了强烈的使命感和担当精神。
实事求是与求真务实类
这类名言强调调查研究、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科学态度和工作方法。
-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 出处:毛泽东《反对本本主义》。
- 解读:这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之一,告诫党员干部必须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了解真实情况,反对脱离实际、照搬书本的“本本主义”。
-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 出处:1978年《光明日报》特约评论员文章。
- 解读:这场大讨论打破了长期盛行的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的束缚,重新确立了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改革开放的思想先声。
-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
- 出处: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引用。
- 解读:警示全党要戒除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强调要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用实实在在的行动来推动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
奋斗与牺牲类
这类名言展现了共产党人在困难面前不屈不挠、艰苦奋斗、勇于牺牲的崇高品格。
-
“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
- 出处:毛泽东为中共七大所作的闭幕词《愚公移山》。
- 解读:这既是愚公精神的写照,也是共产党人攻坚克难、夺取革命和建设胜利的强大精神动力。
-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
- 出处:毛泽东《七律·到韶山》。
- 解读:诗句充满了革命英雄主义和乐观主义精神,歌颂了无数先烈为了理想而英勇牺牲的壮志豪情,以及他们改造旧世界的巨大力量。
-
“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
- 出处:习近平总书记对党员干部提出的要求。
- 解读:这“四有”是新时代合格党员的基本标准,要求党员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都要有明确的方向和底线。
清正廉洁与纪律类
这类名言强调了党的纪律和党员的廉洁自律,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重要保证。
-
“我们共产党人好比种子,人民好比土地,我们到了一个地方,就要同那里的人民结合起来,在人民中间生根、开花。”
- 出处:周恩来。
- 解读:比喻生动形象地说明了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告诫党员干部必须融入群众,不能脱离群众,更不能凌驾于群众之上。
-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 出处:孔子名言,被历代党员干部所引用。
- 解读:强调了领导干部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的重要性,只有自身品行端正,才能有效领导和影响他人。
-
“当官发财两条道,当官就不要发财,发财就不要当官。”
- 出处:习近平总书记。
- 解读:这句话为党员干部划清了公与私、义与利的界限,是对共产党人权力观、价值观的深刻阐述,要求党员干部必须廉洁自律、公私分明。
这些名言不仅是历史的回响,更是激励当代党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宝贵精神财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