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词好句网

马拉美诗歌百年后,为何仍让当代读者着迷?

马拉美(Stéphane Mallarmé, 1842-1898)是19世纪末法国象征主义运动的领袖和大师,他的诗歌不仅仅是文字的组合,更是一种追求绝对、纯粹和神秘的艺术体验,对于许多读者来说,马拉美的诗歌既迷人又晦涩,理解他需要一把钥匙。

马拉美诗歌百年后,为何仍让当代读者着迷?-图1


马拉美是谁?—— 诗歌的“祭司”

马拉美被诗人保尔·瓦雷里(Paul Valéry)尊为“伟大教师”,他每周二在巴黎的家中举行的“马拉美周二”(Mardis de Mallarmé)沙龙,是当时巴黎文艺界的中心,画家、音乐家、诗人和作家们聚集于此,讨论艺术、哲学和文学,在这个沙龙里,马拉美如同一位祭司,向信徒们布道他的诗歌理念。

他一生追求一种“为艺术而艺术”的纯粹境界,认为诗歌的目的不是模仿现实,而是创造一个比现实更真实、更完美的“理念世界”


马拉美的核心诗歌理念

要理解马拉美的诗,必须先理解他的几个核心思想:

语言的音乐性与神秘性

马拉美认为,词语本身具有超越其字面意义的音乐性和暗示性,他追求的不是词语的“意思”(sens),而是词语的“氛围”(atmosphère),通过词语的音韵、节奏和联想,创造出一种朦胧、飘忽、如梦似幻的境界,读者不应去“读懂”一首诗,而应去“感受”它。

“暗示”而非“陈述” (Suggestion over Statement)

这是象征主义的共同信条,但在马拉美身上体现得最为极致,他反对直白地陈述情感或描绘事物,他认为,直接说出“悲伤”或“玫瑰”是平庸的,真正的艺术在于通过一系列精确的意象和象征,“暗示”出那份悲伤或那朵玫瑰背后的神秘与永恒,他有一句名言:“说出事物,就是摧毁它的魔力。”Nommer un objet, c'est supprimer les trois quarts de la jouissance du poème. Cui donner des délassements, et de l'illusion d'avoir tout l'objet, si l'on en énonce le nom, on en retire le sens. Plutôt que de le nommer, en donner un équivalent pour l'oreille.

“绝对的书籍” (The Book as Absolute)

马拉美毕生都在构思一部宏伟的、名为《伊吉图尔》(Le Livre, ou le "Livre" comme tel,意为“那本书,或作为‘那本书’本身的书”)的巨著,这部书将是他全部思想的结晶,一个自足的、完美的艺术宇宙,虽然他最终未能完成,但这个理念贯穿了他的所有创作,使他每一首诗都像是从这部“绝对之书”中摘取的片段。

“空白”与“沉默”的力量

马拉美的诗歌页面常常留有大量的空白,他认为,空白并非无物,而是诗歌的一部分,是“词语之间的休止符”,它创造了节奏感,并邀请读者参与到诗歌的创造中来,用自己的想象去填补那片沉默,诗歌的意义不仅存在于写下的文字中,也存在于未言说之处。


代表作品赏析

《牧神的午后》 (L'Après-midi d'un faune, 1876)

这是马拉美最负盛名的长诗,也是象征主义文学的里程碑。

  • 内容梗概:诗歌描绘了古希腊神话中半人半羊的牧神法恩在夏日午后,从半梦半醒的迷醉状态中苏醒,他试图回忆并拥抱刚才梦见的美丽仙女,但记忆和幻影逐渐模糊、消散,最终只剩下无尽的欲望和孤独。

  • 艺术特色

    • 感官交织:诗歌融合了视觉(“那双杏仁色的眼睛”)、听觉(“长笛的叹息”)、触觉和嗅觉,创造出一种迷离、慵懒、充满欲望的感官盛宴。
    • 意识流:全诗没有清晰的叙事线,而是跟随牧神跳跃、混乱的意识流动,从回忆到幻想,再到失落,完美地模拟了梦境和非理性的状态。
    • 象征意义:牧神象征着被文明压抑的原始生命力和情欲,午后则代表着欲望最炽热的时刻,但同时也是其开始衰退的时刻,这首诗不仅是神话的重述,更是对人类欲望、时间流逝和艺术创作本质的深刻探讨。

经典节选(朱维基 译): 我是否梦见过,在一处凉荫下, 我那被天鹅的绒羽磨光的象牙, 在一条清澈的溪流中漂浮? 我曾否饮过醇酒,在林间, 当仙女们翩翩起舞,用她们的脚 踏碎了青草,在林间?

《骰子永远一掷不会取消偶然》 (Un coup de dés jamais n'abolira le hasard, 1897)

这首诗在形式上是一次革命,是马拉美“绝对之书”理念的终极体现。

  • 内容梗概:诗歌探讨的是命运、偶然与必然的关系,骰子一掷,看似是纯粹的偶然,但在马拉美看来,这次投掷本身已经蕴含了宇宙的所有可能性,它不是取消偶然,而是将偶然提升到了一种决定性的、充满意义的“事件”。

  • 艺术特色

    • 视觉诗歌:这首诗的排版极具冲击力,词语被放大、缩小、加粗、倾斜,分布在页面的各个角落,甚至跨越页面,形成视觉上的“星云”或“漩涡”效果,阅读它不再是线性的,而是一种空间性的探索。
    • 空间与节奏:大量的空白和词语的布局,创造出独特的节奏和停顿,读者必须用自己的目光在页面上游走,像在宇宙中航行一样,去发现词语之间的联系和意义。
    • 宇宙的隐喻:整首诗就是一个微缩的宇宙,词语是星辰,空白是虚空,读者的阅读过程就是对宇宙的探索和发现。

马拉美的影响与遗产

马拉美对20世纪文学和艺术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

  • 文学:他直接影响了象征主义(魏尔伦、兰坡)、超现实主义(布勒东推崇他为先驱)以及现代主义(T.S.艾略特、乔伊斯、瓦雷里等)的众多大师,乔伊斯的《尤利西斯》在结构和语言实验上,都能看到马拉美的影子。
  • 艺术:他的“为艺术而艺术”的理念和诗歌的“音乐性”,深刻影响了印象派后印象派的画家,如马奈、莫奈、雷东和德加,他们同样追求瞬间的印象和纯粹的形式美感。
  • 思想:他挑战了传统诗歌的语法和逻辑,极大地拓展了语言的边界,为后来的解构主义等现代文学批评理论提供了思想资源。

如何阅读马拉美?

  1. 放弃“读懂”的执念:不要试图去寻找一个明确的中心思想或故事。
  2. 调动你的感官:去感受诗歌的音乐性、节奏和氛围,闭上眼睛,想象它是一幅画或一段音乐。
  3. 关注意象和象征:找出诗中的核心意象(如天鹅、镜子、星辰、骰子),思考它们可能象征什么。
  4. 拥抱空白:注意页面上的留白,它们和文字同等重要。
  5. 反复阅读:马拉美的诗需要耐心,每一次阅读,都可能发现新的层次和意义。

马拉美是一座需要攀登的高峰,路途艰险,但山顶的风景——那个由语言、音乐和想象共同构建的、纯粹的、神秘的、永恒的艺术世界——是无与伦比的,他不仅是在写诗,更是在创造一种新的、关于世界和存在的认知方式。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