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词好句网

荣最新诗歌,为何直击当下人心?

以“荣耀”为主题的诗歌 (Glory and Honor)

这类诗歌多与功名、理想、家国情怀和人生价值相关,充满了昂扬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

荣最新诗歌,为何直击当下人心?-图1

古典诗歌

【唐】王维《少年行四首·其三

一身能擘两雕弧,虏骑千重只似无。 偏坐金鞍调白羽,纷纷射杀五单于。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少年英雄的形象。“一身能擘两雕弧”展现了其超凡的武艺,“虏骑千重只似无”则凸显了其无所畏惧的胆气,全诗没有直接使用“荣”字,但通过“射杀五单于”(古代北方少数民族首领)的赫赫战功,将少年将军的荣耀与功勋展现得淋漓尽致,充满了盛唐的豪迈气概。

【宋】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赏析: 这首词是辛弃疾的代表作之一,抒发了作者渴望驰骋沙场、建功立业的壮志。“赢得生前身后名”直接点出了对荣耀的追求,词的上阕描绘了军营生活的壮阔景象,下阕想象了战场上的英勇与胜利,最后一句“可怜白发生”又充满了壮志未酬的悲愤,使得这份对“荣”的渴望更加深沉和动人。

【宋】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赏析: 虽然这首词充满了边塞的悲凉,但“燕然未勒归无计”一句,引用了东汉窦宪大破匈奴,在燕然山刻石记功的典故,表达了将士们渴望建功立业、为国争光,以博取不朽荣耀的决心,这份“荣”,是家国大义下的责任与担当。


以“繁盛”为主题的诗歌 (Prosperity and Flourishing)

这类诗歌以自然景物为载体,描绘草木的茂盛、景色的优美,或借景抒情,表达对美好事物的赞美和对生命力的颂扬。

古典诗歌

【汉】佚名《长歌行》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赏析: 这首诗开篇就用“青青园中葵”描绘了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这正是“荣”的本意——繁茂、葱茏,诗人通过赞美春日万物欣欣向荣的景象,引出“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人生哲理,这里的“荣”,是生命最旺盛、最美好的状态,也激励着人们要珍惜时光。

【唐】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赏析: “荣”与“枯”相对,是这首诗的核心,诗人以原上野草的“枯荣”循环,象征着生命的顽强与不息,这里的“荣”,不仅是春天的繁盛,更是一种历经磨难后重生的力量与希望,意境深远,哲理深刻。

【宋】周敦颐《爱莲说》(虽为散文,但意境如诗)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赏析: 周敦颐笔下的莲花,是“荣”的另一种境界,它不仅是形态上的繁盛(亭亭净植),更是品格上的高洁与荣耀,这种“荣”,不依附于外界的赞美,而是源于内在的品格与正直,是精神层面的至高荣耀。


现代诗歌示例

现代诗对“荣”的诠释更加自由和多元。

《荣光》 作者:佚名

不是王冠上的钻石, 不是凯旋门下的欢呼, 荣光,是清晨草叶上, 那颗不肯坠落的露珠。 它映照过你奔跑的背影, 也收藏过你疲惫的汗珠。

荣光,是深埋地下的根, 从不炫耀,却默默支撑, 让枝头开出最绚烂的花, 让秋天挂上最沉甸的果。 它用沉默,书写着, 最雄浑的赞歌。

赏析: 这首现代诗对“荣光”进行了重新定义,它摒弃了传统意义上功名利禄的“荣”,转而歌颂那些平凡、坚韧、默默奉献的“荣”,草叶上的露珠、地下的根,这些意象象征着过程中的努力、坚持和内在的价值,这种“荣”更加质朴、深刻,也更贴近生活。

“荣”这个字,贯穿了中国文学史的始终。

  • 边塞诗怀古诗中,它是“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的悲壮荣耀
  • 田园诗咏物诗中,它是“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的盎然繁盛
  • 哲理诗中,它是“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的生命光辉

无论是建功立业的宏图大志,还是草木生长的自然法则,亦或是个人品格的内在光辉,“荣”所代表的,始终是生命中最积极、最美好、最值得追求的状态,希望这份解读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与“荣”相关的诗歌。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