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一:古韵新声
《咏通州》

千年古韵运河旁,漕运帆樯忆旧章。 塔影斜依云水静,钟声遥送古今长。 高楼林立拔地起,长桥飞架跨沧浪。 今朝再谱繁华曲,一轴新城耀北方。
【解说】 这首七言律诗描绘了通州的历史与未来,首联以“运河”和“漕运”点出其深厚的历史底蕴,颔联聚焦于标志性建筑“燃灯塔”(塔影)和古运河的钟声,营造出宁静悠远的意境,颈联则笔锋一转,描绘了现代通州“高楼林立”、“长桥飞架”的壮丽景象,尾联以“一轴新城”(北京城市副中心)作结,展望了其作为北方新地标的辉煌未来。
其二:运河画卷
《运河谣》
碧水如带绕城郭,千年故事波中泊。 南来北往舟楫影,曾载繁华与离索。 而今岸畔绿意浓,游人如织笑语和。 风拂柳岸听新曲,旧时码头今婆娑。
【解说】 这首诗歌以第一人称的口吻,将运河拟人化,仿佛一位讲述故事的老人,它回顾了运河作为交通命脉、承载着“繁华与离索”的过往,又描绘了如今作为城市绿肺、充满欢声笑语的休闲景象。“旧时码头今婆娑”一句,巧妙地将历史的沧桑与现代的生机融为一体,充满了画面感和人情味。
其三:城市副中心赞
《通州赋》
京华东望,潮白河畔,通州之名,古来久远。 昔者,漕运咽喉,商贾云集,万舟骈集,灯火连天。 今朝,副中心立,宏图大展,楼宇摩天,气势非凡。 一轴一城,绘就时代画卷;蓝绿交织,铺就生态家园。 运河之上,新桥如虹;潞城脚下,广厦成林。 非复昔日之田园,乃为未来之典范。 以文化为魂,以创新为翼,通州正展翅,翱翔于时代之巅!
【解说】 这是一篇气势恢宏的“赋”,语言铺陈,对仗工整,它采用对比手法,将通州“昔者”的漕运繁华与“今朝”的城市副中心建设进行鲜明对比,突出其翻天覆地的变化,文中巧妙地融入了“一轴一城”、“蓝绿交织”等城市发展规划理念,并点明了“文化为魂,创新为翼”的发展方向,最后以充满希望的展望作结,赞美了通州作为未来之典范的雄心与气魄。
其四:现代印象(现代诗)
《通州,一首流动的诗》
高楼是竖起来的标点, 将天空的句子断得清清楚楚。 运河是墨色的长线, 流淌着古老,也倒映着速度。
地铁是城市的脉搏, 在地下轰鸣,载着梦想穿梭。 广场是巨大的舞台, 光影和人流,上演着鲜活的生活。
燃灯塔的静默, 是历史投下的一枚书签。 夹在CBD的繁华, 和运河公园的恬淡之间。
这里是通州, 一首正在书写的诗。 一半是厚重的底色, 一半是奔向未来的墨。
【解说】 这首现代诗意象丰富,节奏感强,它将现代都市的元素(高楼、地铁、CBD)用比喻的手法(标点、脉搏、舞台)串联起来,同时巧妙地融入了历史符号(燃灯塔、运河),诗的结尾点明了通州“一半历史,一半未来”的独特气质,将其比作一首“正在书写的诗”,生动而富有诗意,展现了传统与现代在通州这片土地上和谐共存、共同发展的景象。
希望这些不同风格的诗歌,能带您领略通州的多面魅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