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词好句网

2025高考诗歌鉴赏,今年会考什么题型?

高考诗歌鉴赏题,本质上是“戴着镣铐跳舞”,你需要在有限的篇幅、固定的题型下,展现你对诗歌语言、形象、情感、技巧的深刻理解。

2025高考诗歌鉴赏,今年会考什么题型?-图1


第一部分:核心考点(考什么?)

高考诗歌鉴赏主要围绕四大核心考点展开,我们可以用一个口诀来记忆:“言、象、情、法”

“言”——炼字与语言风格

这是最基础的考点,考察你对诗歌语言的敏感度。

  1. 炼字(炼词/炼句)

    • 动词:最具表现力,能化静为动,化抽象为具体。
      • :“春风又绿江南岸”(王安石《泊船瓜洲》)——一个“绿”字,写出了春风的活力和江南景色的生机,比“到”、“过”、“满”等字更形象。
    • 形容词:能描绘事物的形态、色彩、状态,营造氛围。
      • :“大漠孤烟,长河落日”(王维《使至塞上》)——“直”和“圆”二字,精准地描绘了边塞景象的雄浑、壮阔和苍凉。
    • 数词/副词:有时能起到强调、对比或营造特殊意境的作用。
      •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开”(齐己《早梅》)——用“一枝”与“深雪”形成强烈对比,突出了梅花的孤傲和报春的最早。
    • 特殊词:叠词、拟声词等,有增强韵律、渲染气氛的作用。
      •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李清照《声声慢》)——叠字的运用,将词人内心的空虚、悲凉层层叠加,渲染到极致。
  2. 语言风格

    • 豪放雄奇:气势磅礴,意境开阔,代表诗人:李白、苏轼、辛弃疾。
    • 沉郁顿挫:情感深沉,回环起伏,代表诗人:杜甫。
    • 冲淡自然:语言质朴,清新自然,不事雕琢,代表诗人:陶渊明、王维。
    • 婉约含蓄:情感细腻,意在言外,代表诗人:李清照、柳永。
    • 悲壮慷慨:充满悲壮、苍凉之感,代表诗人:陆游、岳飞。
    • 清新明丽:语言活泼,意境优美,代表诗人:白居易。

“象”——意象与意境

这是诗歌的“骨架”和“血肉”,是情感的载体。

  1. 意象:诗歌中融入了诗人主观情感的客观物象,它是解读诗歌的钥匙。

    • 常见意象及其象征意义
      • 月亮:思乡、思亲、团圆、永恒。
      • 柳树:送别、留恋、思念(“柳”谐音“留”)。
      • 梧桐:凄凉、悲伤、愁苦。
      • 杜鹃/子规:悲苦、哀怨、乡思(传说为蜀王杜宇魂化)。
      • 鹧鸪:旅途艰险、离愁别绪。
      • 寒蝉:悲凉、凄切。
      • 流水:时光流逝、愁绪绵长。
      • 夕阳:衰败、迟暮、失落。
      • 梅花:高洁、坚贞、孤傲。
      • 菊花:隐逸、高洁、脱俗。
      • :欢愉、愁苦、豪放。
  2. 意境:由意象组合而成的艺术境界,是诗人主观情感与客观景物融合的艺术画面,它是一种氛围,一种情调。

    • 常见意境
      • 雄浑壮阔: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 雄奇苍凉:如“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 清幽静谧: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 凄冷萧瑟:如“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 恬淡闲适: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 空灵高远:如“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情”——思想感情

这是诗歌的灵魂,是所有技巧的最终目的。

  1. 常见情感类型

    • 离愁别绪:送别友人、思念故乡。
    • 思乡怀远:游子在外,思念亲人。
    • 建功立业/报国无门:渴望建功立业,或壮志难酬的悲愤。
    • 怀古伤今:凭吊古迹,感慨兴衰,或借古讽今。
    • 山水田园之乐:热爱自然,向往田园生活。
    • 隐逸超脱:看淡名利,追求精神自由。
    • 人生感怀:对生命、时光、命运的思考。
    • 爱情闺怨:男女情爱,女子独处的哀怨。
  2. 情感分析方法

    • 是诗歌的眼睛,往往点明主旨或事件,如《春夜喜雨》,“喜”字直接点明情感。
    • 抓作者:知人论世,了解作者的身世、经历、风格,有助于理解其情感,如读杜甫的诗,多关注其忧国忧民;读李清照的词,前后期风格迥异。
    • 抓注释:注释是“救命稻草”,常常提供背景、生僻字词等信息,是理解诗歌的关键。
    • 抓关键词/句:诗中直接抒情的词句(如“愁”、“恨”、“喜”、“孤”),以及带有感情色彩的景物描写。

“法”——表达技巧

这是诗人用来塑造形象、表达情感的“工具箱”。

  1. 修辞手法

    • 比喻:使形象更生动。
    • 拟人:使事物人格化,富有情趣。
    • 夸张:突出特征,强化情感。
    • 对偶:形式整齐,音韵和谐,节奏鲜明。
    • 借代:使表达更含蓄、形象。
    • 设问/反问:引人思考,加强语气。
    • 用典更厚重,含蓄地表达情感。
  2. 表现手法

    • 抒情方式
      • 直接抒情(直抒胸臆):如“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 间接抒情
        • 借景抒情:最常见,以乐景衬哀情,或以哀景衬哀情。
        • 情景交融/寓情于景:景中含情,一切景语皆情语。
        • 托物言志:借助某一具体事物来表达某种志向、节操。
        • 借古讽今:通过咏史来讽刺现实。
    • 描写方式
      • 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烘托):如“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用“蝉噪”和“鸟鸣”来反衬林山的幽静。
      • 虚实结合:眼前之景(实)与想象之景(虚)结合,拓展意境,如“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虚)与“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实)。
      • 动静结合:以动衬静,或以静衬动。
      • 细节描写:通过细微的动作、神态来传情达意。
  3. 篇章结构

    • 开门见山:如“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 卒章显志:在结尾点明主旨。
    • 起承转合:律诗的常见结构。
    • 铺垫/伏笔:为下文的情节或情感做铺垫。
    • 层层递进:情感或思绪逐步深化。

第二部分:答题策略与模板(怎么答?)

诗歌鉴赏题通常分为“选择题”“简答题”,简答题是得分的关键。

**一、 答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