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思想:独立自尊与“天不造人上之人,亦不造人下之人”
这是福泽谕吉思想中最著名、最核心的一句,也是他整个启蒙思想的基石。

「天は人上の人を造らず、また人下の人を造らず」と言えども、世の中には人上にも人下にもなる者がいる。これは学問を修めず、徳を積まざるの致す所なり。
中文大意:
虽然说“天不造人上之人,亦不造人下之人”,但在社会上,却有身居上位者和身处下位者,这都是因为他们不修学问、不积德行所致。
背景与解读:
- 挑战身份制度: 这句话直接冲击了日本封建时代的身份等级制度(士、农、工、商),在幕府末期,一个人的身份由出身决定,几乎无法改变,福泽谕吉斩钉截铁地指出,人的地位高低并非由天命或出身决定,而是取决于个人的努力——即学问和德行。
- 倡导个人奋斗: 这极大地鼓舞了当时日本的普通人,尤其是平民,通过学习和奋斗来改变自身命运,追求社会地位的提升,它为明治维新后的社会变革提供了强大的思想动力,强调了个人价值和能力的重要性。
- “学問”的广义: 这里的“学問”不仅仅指书本知识,更包括对社会、科学、人伦道德等一切事物的理解和实践能力。
方法论:追求知识与智慧
福泽谕吉认为,改变个人和国家命运的根本途径在于学习和思考。
「学問は、天地の公理を観察し、事物の順序を弁別し、自らの心得を定め、人を説き導くの基を立てるなり。」
中文大意:
学问,是观察天地间的公理,辨别事物的次序,确立自己的心得,并以此为基础去说服和引导他人。
背景与解读:
- 学以致用: 他强调学问的目的不是为了空谈或炫耀,而是为了认识真理、明辨是非、建立自己的价值观,并用它来影响社会,这是一种实践性的、理性的求知精神。
- 独立思考: “自らの心得を定め”(确立自己的心得)这一点尤为重要,它强调了批判性思维和独立判断的重要性,反对盲从权威。
国际视野:文明开化与“脱亚论”
福泽谕吉深刻认识到,日本要强大,就必须学习西方的文明。
「我は亜洲の東に在りて、古来より二大国と隣接し、一方に支那、一方に朝鮮を有す,此の二国を観るに、於ては共に旧来の風俗を改めず、古い文物を保ちて、数百年来の寝転びたる国の如し。……今の計りは、我は亜洲の東方に在るが、文明の道に於ては、必ずしも亜洲の一部に属せずして、寧ろ西洋諸国と並んで、共同の事業を営むの基礎を立てるなり。」
中文大意:
我(日本)位于亚洲东部,自古以来与两大国为邻,一边是中国,一边是朝鲜,观察这两个国家,至今仍不改变旧风俗,固守旧文物,如同数百年来沉睡不醒的国家。……今天的策略是,我日本虽位于东方,但在文明的道路上,不一定非要属于亚洲,宁可与西洋各国并列,共同开创事业的基础。
背景与解读:
- “脱亚论”的提出: 这段话是其著名文章《脱亚论》的核心思想,福泽谕吉认为,当时的清朝和朝鲜已经沦为“半开化”甚至“野蛮”的国家,若与它们为伍,日本也将无法进步。
- 与西方文明看齐: 他主张日本应“脱亚入欧”,积极学习西方的政治、经济、科技和文化,彻底抛弃亚洲旧有的体制和观念,与西方文明国家看齐,共同发展。
- 争议性: “脱亚论”在历史上极具争议性,它为日本明治维新的现代化提供了理论依据,推动了日本的快速崛起;它也助长了日本对亚洲邻国的蔑视和侵略思想,成为后来军国主义扩张的思想温床。
教育理念:教育的目的
作为庆应义塾大学的创始人,福泽谕吉对教育有着独到的见解。
「学問の目的は、ただ一身の私利私益を計るに在らずして、国家の公利公益を増進するにある。」
中文大意:
学问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谋求个人的私利,更是为了增进国家的公共利益。
背景与解读:
- 国家主义教育观: 这句话体现了福泽谕吉教育思想的精髓,他认为,个人的发展必须与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接受教育、追求智慧,最终是为了让国家变得富强文明。
- 培养“国士”: 他希望通过教育培养出既有独立人格,又有爱国情怀,能够为国家发展做出贡献的“国士”,而不是只关心自己利益的“俗人”。
其他经典名言
「独立自尊」 「独立自尊」 这是福泽谕吉思想的又一关键词,与“天不造人上之人”相辅相成,它强调个人在经济、思想、人格上的独立,不依附于他人或强权,自尊自爱,这是构成一个强大国家的基础。
「政府は人民の為にありて、人民は政府の為にあらず」 中文大意:政府为人民而存在,人民非为政府而存在。 这句话体现了其早期的民权思想,他认为政府的权力来自人民,其存在的目的是为了保障人民的权利和福祉,人民不是服务于政府的工具。
「道徳は人心にありて、不在於事物の外形」 中文大意:道德在于人心,不在于事物的外表。 他批判了封建社会僵化的、形式主义的道德观(如繁文缛节),强调真正的道德应该源于内心的良知和对真理的追求,是符合时代发展的、理性的道德。
福泽谕吉的名言贯穿着几个核心主题:
- 个人主义: 强调个人独立、自尊和通过奋斗改变命运。
- 理性主义: 倡导以科学和理性为基础的学问,反对迷信和盲从。
- 国家主义: 将个人发展与国家富强紧密结合,教育为国家服务。
- 文明进化: 主张积极学习西方先进文明,实现国家的现代化。
理解他的名言,需要结合他所处的时代背景——日本从封建社会向近代国家转型的剧烈变革期,他的思想既有推动社会进步的巨大功绩,也因其“脱亚论”等观点而带有深刻的历史复杂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