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是一个充满诗意和哲思的季节,无数诗人都曾为之挥毫泼墨,留下了或壮丽、或萧瑟、或喜悦、或感伤的千古名篇。

这里为您准备了关于秋天的诗歌,从古典到现代,从中国到世界,希望能带您领略秋天的万千风情。
中国古典诗词中的秋
中国古典诗词中的秋,意境深远,情感丰富,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悲秋之始——宋玉《九辩》
悲哉,秋之为气也! 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 憭栗兮若在远行,登山临水兮送将归。
(节选)
这是文学史上“悲秋”主题的开端,奠定了秋天萧瑟、凄凉的情感基调。
边塞秋景——王维《使至塞上》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这首诗描绘了塞外秋天雄浑、开阔的景象,意境苍凉而壮美。
孤舟独钓——柳宗元《江雪》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虽名为《江雪》,但描绘的却是冬末初春的景象,却常被用来表现秋日极致的孤寂与冷清。
愁思之巅——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李清照笔下的秋,是与思念和闲愁紧密相连的,秋景引发愁绪,愁绪又挥之不去,细腻入微。
最是秋声——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这首被誉为“秋思之祖”的小令,用九个名词并列,勾勒出一幅萧瑟、凄凉的秋日黄昏图,将游子的羁旅之愁推向极致。
豪放秋歌——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革命家笔下的秋,一扫千古悲秋之气,充满了昂扬的斗志和博大的胸襟,是“秋”的全新诠释。
现代诗中的秋
现代诗语言更自由,情感表达也更加直接和个性化。
穆旦《秋》
连我也厌倦了这灰色道路, 这灰色的天空和灰色的人群。 我想要一片金黄的落叶, 让它在我的掌上跳舞。
或者,一片红叶,像火焰, 燃烧我沉寂的心。
啊,秋天,你来了, 带着你的成熟和丰饶, 也带着你的萧瑟和寂寥。
这首诗表达了现代人对秋天复杂而矛盾的感受,既有对成熟丰饶的向往,也有对萧瑟寂寥的感伤。
海子《秋》
秋天深了,王在写诗。 在这个世界上,秋天深了。 得到的尚未得到,该丧失的早已丧失。
秋天深了,安魂的琴声响了。 在这个世界上,秋天深了。 该丧失的早已丧失,该得到的尚未得到。
海子的诗充满了哲思和宿命感,秋在这里成为一种生命状态的象征,深邃而令人回味。
外国诗歌中的秋
秋天也是世界诗人共同吟咏的主题。
约翰·济慈《秋颂》
Season of mists and mellow fruitfulness, Close bosom-friend of the maturing sun; Conspiring with him how to load and bless With fruit the vines that round the thatch-eves run;
(雾气洋溢、果实圆熟的秋, 你和成熟的太阳成为友伴; 你用缀着果实累累的藤蔓,** 唤起茅屋檐下的念想;)
这首诗被誉为对秋天最完美的赞歌,描绘了秋天丰收、宁静、充满生命力的美好景象,充满了对自然的热爱。
费德里科·加西亚·洛尔迦《秋歌》
绿的风,绿的树枝。 船在海上,马在山中。
绿的叶子,根在泥土里。 绿的树枝,在风的嘴里。
绿的风,绿的树枝。 船在海上,马在山中。
洛尔迦的诗充满了色彩感和音乐性,绿色的秋意在他的笔下生机勃勃,宁静而美好。
关于秋天的短句/诗句摘录
-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 刘禹锡《秋词》
-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 杜牧《山行》
-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 王维《山居秋暝》
-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 王勃《滕王阁序》
-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 张继《枫桥夜泊》
- 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 —— 徐再思《水仙子·夜雨》
-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 杜牧《秋夕》
-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 李煜《相见欢》
希望这份诗歌集能为您带来秋日的慰藉与诗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