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丈夫:指已婚女性的配偶。
- 古代男子或成年男子的通称:农夫”、“渔夫”、“大丈夫”。
- 文言发语词或句末语气词:夫战,勇气也”。
“夫的诗歌”可以有多种理解,我将为您分别解读这几种可能性,并提供相关的诗歌示例。

可能性一:指“丈夫”写给妻子的诗
这类诗歌充满了爱意、思念、承诺和对家庭的责任感,是中国古典诗词中一个非常重要的主题。
《诗经·邶风·击鼓》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 解说:这是中国文学史上最著名、最感人的爱情誓言之一,原诗是战士间的约定,但后来被广泛理解为夫妻间的承诺,意思是:“无论生死离合,我早已立下誓言:牵着你的手,与你一起慢慢变老。” 这份承诺跨越了千年,至今仍能深深打动人心。
元稹《离思五首·其四》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 解说:这首诗是元稹为悼念亡妻韦丛而作,意思是:经历过浩瀚大海的人,别处的水就难以吸引他;见识过巫山神云的人,别处的云彩便黯然失色,我从花丛中走过也懒得回头,一半是因为潜心修道,另一半更是因为你(我的妻子)在我心中的独一无二,表达了对亡妻至死不渝的深情。
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 解说:这是苏轼为悼念亡妻王弗所作的千古绝唱,词中写尽了与妻子生死相隔十年的思念,以及梦中重逢却相对无言、唯有泪流的悲凉,字字血泪,感人肺腑,是悼亡词的巅峰之作。
可能性二:指“丈夫”或“男子”的诗歌(泛指)
这里的“夫”是古代对成年男子的称呼,这类诗歌题材非常广泛,既有建功立业的豪情,也有田园生活的恬淡,更有怀才不遇的感慨。
李白《南陵别儿童入京》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 解说:这首诗是李白得到皇帝征召时所作,充满了自信与豪情,一个“夫”(丈夫)的远大抱负和建功立业的渴望在此刻喷薄而出,气势非凡。
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 解说:陶渊明辞官归隐,是一位从官场“樊笼”中解脱出来的“夫”,这首诗描绘了他回归田园后的悠闲自得,展现了中国古代文人对自由和自然的向往。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 解说:辛弃疾一生渴望收复失地、建功立业,却壮志难酬,这首词是他作为一位爱国“丈夫”的内心独白,充满了英雄气概和悲愤之情,是豪放词的代表作。
可能性三:指“夫”作为发语词的诗
在古文中,“夫”常放在句首,作为发语词,引出议论或感慨,本身没有实际意义,相当于“啊”、“那个”等。
《论语·为政》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 解说:虽然这不是一首诗,但“夫”常出现在类似的议论文或哲理散文的开头,古人可能会说:“夫学,终身之事也。” 意思是:“啊,学习是一辈子的事。”
范仲淹《岳阳楼记》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 解说:“嗟夫!”唉!”的意思,是一种强烈的感叹,这里的“夫”就是作为感叹词,引出作者对“古仁人”高尚境界的探求。
为了更清晰地展示,这里有一个简单的表格:
| “夫”的含义 | 代表诗歌/诗句 | 核心情感/主题 |
|---|---|---|
| 丈夫(配偶) | 《诗经·击鼓》:“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 爱情、承诺、忠贞 |
| 苏轼《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 | 思念、悼亡、深情 | |
| 丈夫/男子(泛指) | 李白:“仰天大笑出门去” | 豪情、抱负、自信 |
| 陶渊明:“复得返自然” | 田园、淡泊、自由 | |
| 发语词/感叹词 | 范仲淹:“嗟夫!” | 感叹、议论、引出下文 |
希望这个详细的解释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夫的诗歌”,如果您指的是某一位特定的诗人(比如杜甫、李白等),或者有更具体的语境,欢迎您提供更多信息,我很乐意为您做更精准的解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