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 (短小精悍,适合集体朗诵)
这首诗歌结构简单,每句都以“阳光”开头,节奏感强,易于幼儿记忆和模仿。

阳光,阳光, 你在哪里呀?
阳光,阳光, 挂在高高的天上。
阳光,阳光, 你是什么颜色?
阳光,阳光, 是金色的,暖洋洋的。
(适合集体朗诵,可以配上简单的动作:第一句双手在嘴边做喇叭状,第二句手指向上,第三句做个好奇的表情,第四句双手抱住自己,感受温暖。)
《太阳公公的拥抱》 (拟人化,充满温情)
这首诗歌将阳光比作太阳公公的拥抱,情感真挚,能引发幼儿的温暖联想。
太阳公公,起得早, 爬上天空对我笑。
伸出金色的,长长的手, 给我一个大大的拥抱。
抱抱我的小脸蛋, 暖和和,真好!
抱抱我的小手手, 舒服得想蹦蹦跳跳。
太阳公公的拥抱, 是世界上最好的礼物, 从早到晚,爱我不停歇!
(适合配乐朗诵,语速可以稍慢,充满感情,可以让孩子们想象被阳光拥抱的感觉。)
《阳光的魔法》 (想象力丰富,充满动感)
这首诗歌用“魔法”来形容阳光,充满了童趣和想象力,能激发幼儿的创造力。
阳光是个小画家, “刷刷刷”,把世界涂黄。
阳光是个小魔术师, “唰”地一下,让花儿开放。
阳光是个淘气包, 在我的书上,跳来跳去。
阳光还是个暖宝宝, 抱抱我,暖得我直冒汗。
嘘——你听, 它在树叶里沙沙地笑呢!
(这首诗歌可以引导孩子们进行续编,阳光还是什么?”引导他们说出更多阳光的“魔法”。)
中班诗歌《阳光》教学活动建议
活动目标:
- 认知目标: 感知诗歌的韵律和节奏,理解诗歌中描绘的阳光的温暖、明亮等特点。
- 能力目标: 能有感情地朗诵诗歌,并尝试用简单的动作或语言进行创编。
- 情感目标: 感受阳光的温暖,萌发热爱大自然、喜爱阳光的情感。
活动准备:
- 物质准备:
- 选择一首或几首上述诗歌。
- 一个漂亮的太阳头饰或太阳图片。
- 轻柔、温暖的背景音乐。
- 关于阳光的图片(如:阳光下的花朵、孩子在阳光下玩耍、金色的树叶等)。
- 经验准备: 幼儿在户外活动时有过感受阳光的经验。
活动过程:
导入活动:猜谜语,激发兴趣
- 教师: “小朋友们,今天老师带来一位好朋友,想认识它吗?它有圆圆的脸,会发光,每天早上从东边升起,晚上从西边落下,猜猜它是谁?” (引导幼儿说出“太阳”)
- 教师: “对啦,是太阳公公!太阳公公的光芒照到我们身上,会是什么感觉呢?” (引导幼儿说出“暖洋洋的”、“很舒服”)
- 教师出示太阳图片: “太阳公公的光芒有个好听的名字,叫做‘阳光’,我们就来和阳光一起玩,念一首好听的诗歌,名字就叫《阳光》。”
学习诗歌:理解与感知
- 教师示范朗诵: 教师配上优美的动作和表情,完整地朗诵一遍诗歌(以《太阳公公的拥抱》为例),让幼儿初步感受诗歌的意境。
- 结合图片,逐句理解:
- 教师结合图片,逐句朗诵诗歌,并用提问的方式帮助幼儿理解。
- 教师: “诗歌里说太阳公公起得早,爬上天空对我笑,你们看,太阳公公的表情是什么样的?” (引导幼儿观察图片,感受“笑”的温暖)
- 教师: “太阳公公伸出了长长的手,给了我们一个大大的拥抱,你们被阳光抱过吗?是什么感觉?” (请幼儿分享自己的感受)
- 教师: “为什么说太阳公公的拥抱是暖和和的?”
- 幼儿跟读: 教师放慢语速,带领幼儿有节奏地跟读诗歌,可以采用集体读、分组读、个别读等多种形式。
表现与创造:动作创编
- 教师: “这首诗歌真好听,我们给它配上好看的动作好不好?”
- 教师引导幼儿为诗歌创编动作:
- “‘太阳公公,起得早’——我们可以做什么动作?” (伸懒腰、揉眼睛)
- “‘爬上天空对我笑’——我们可以做什么动作?” (踮起脚尖,双手举高,做个笑脸)
- “‘伸出金色的,长长的手’——我们可以做什么动作?” (伸出双臂,左右摆动)
- “‘给我一个大大的拥抱’——我们可以做什么动作?” (双手抱住自己,或者和旁边的小朋友拥抱一下)
- 让幼儿边朗诵诗歌,边做动作,加深对诗歌的理解和记忆。
活动延伸
- 寻找阳光: 带领幼儿到户外,让他们在阳光下自由活动,亲身感受阳光的温暖,并尝试用诗歌里的句子描述自己的感受。
- 美术活动:“我眼中的阳光”:提供蜡笔、画纸,让幼儿画出自己心中或看到的阳光,可以是金色的太阳,也可以是阳光下快乐的自己。
- 语言区活动: 将诗歌图片和文字卡片投放到语言区,鼓励幼儿自由翻看、指读,或者尝试创编新的诗句。
通过这样的活动,孩子们不仅能学会一首优美的诗歌,更能将语言学习与生活经验、情感体验和艺术创造结合起来,实现全面的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