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词好句网

幼儿诗歌《伞》幼儿诗歌《伞》朗诵

在幼儿语言启蒙的缤纷世界里,诗歌如同一颗颗璀璨的明珠,以其优美的韵律和生动的意象,滋养着孩子们幼小的心灵,我们将一同走进一首深受喜爱的幼儿诗歌——《伞》,从多个维度品味它的魅力,并探讨如何将其更好地应用于早期教育之中。

幼儿诗歌《伞》幼儿诗歌《伞》朗诵-图1

这首《伞》的流传度极高,常见于各类幼儿读物和教材中,其作者是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家刘饶民先生,刘饶民先生一生致力于儿童文学的创作,他的作品语言活泼、充满童趣,善于从儿童的视角观察世界,用最质朴的语言描绘出最生动的画面,这首《伞》正是其代表作之一,它诞生于一个注重儿童文学发展的时期,体现了当时创作者们对幼儿心理世界的深入探索和对自然万物的细腻关怀,诗歌的创作背景并非源于某个特定的历史事件,而是根植于儿童日常的生活体验,作者敏锐地捕捉到下雨天这一常见场景,通过丰富的想象,将自然界的事物拟人化,创造出一个充满互助与温情的童话世界。

这首诗歌的原文通常如下:

“下雨了,下雨了! 快看,快看! 荷叶是青蛙的伞, 蘑菇是小兔的伞, 花园是大地的伞, 妈妈的手臂是我的伞。”

诗歌的结构简短精炼,语言重复而富有节奏,非常适合幼儿的认知水平和语言习得规律。

赏析诗歌的艺术手法

《伞》这首诗歌虽然简短,却巧妙地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使其意蕴丰富,耐人寻味。

  1. 拟人化的巧妙运用:这是本诗最核心的手法,诗歌并未直接描述荷叶为青蛙遮雨的功能,而是说荷叶“是”青蛙的伞,一个“是”字,赋予了荷叶主动的、如同伙伴般的角色,蘑菇、花园、妈妈的手臂皆是如此,这种拟人化将无生命或非人类的事物赋予了人的情感和职能,极大地拉近了与幼儿的心理距离,让他们觉得世间万物都是可以对话、有情感的朋友,从而培养了共情能力和对自然的热爱。

  2. 意象的递进与升华:诗歌的意象安排极具匠心,由小到大,由具体到抽象,层层递进。

    • “荷叶是青蛙的伞”——描绘的是池塘边微小而具体的生态画面。
    • “蘑菇是小兔的伞”——场景转移到森林草地,意象更为活泼可爱。
    • “花园是大地的伞”——视角陡然开阔,从个体生命上升到对整个大地的关怀,意境变得宏大。
    • “妈妈的手臂是我的伞”——最终落点回归到孩子自身,将情感凝聚在最为依赖和信任的母爱之上,这种从自然之爱到家国情怀(对大地之爱),再回归到亲子之爱的升华,使得短短几行诗拥有了深厚的情感层次。
  3. 重复与节奏感:开篇“下雨了,下雨了!快看,快看!”的重复,模拟了孩子发现新奇事物时急切、兴奋的口吻,极具代入感,后续每一句都以“……是……的伞”这一相同句式结构展开,形成了鲜明的节奏感和韵律感,如同一首欢快的童谣,易于幼儿跟读和记忆。

诗歌在教学与亲子共读中的应用方法

将《伞》这样的优秀幼儿诗歌融入日常教育,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 情景演绎法:这是最受孩子欢迎的方式,家长或老师可以准备相应的图片或道具(如荷叶、蘑菇头饰、雨伞等),在朗诵诗歌时,引导孩子进行角色扮演,让孩子模仿青蛙躲在“荷叶”下,小兔躲在“蘑菇”下,最后扑进“妈妈”(扮演者)的怀抱,通过身体力行的参与,孩子能更深刻地理解诗歌的内容和情感。

  2. 启发式提问与联想:在共读之后,可以提出开放性的问题,激发孩子的想象力。“除了诗歌里说的,你觉得还有什么可以当小动物的伞呢?(大树是小鸟的伞,屋檐是小狗的伞)”“为什么说妈妈的手臂是你的伞呢?”鼓励孩子根据自身经验进行回答和续编,发展其语言表达和创造性思维。

  3. 艺术延伸活动:将诗歌与美术、手工相结合,让孩子画出自己心目中的“伞”——可以是给蚂蚁准备的花瓣伞,给小鱼准备的海草伞,或者利用废旧材料,一起制作一个“蘑菇伞”或“荷叶伞”,这个过程不仅巩固了对诗歌的理解,也锻炼了孩子的动手能力和艺术审美。

  4. 情感教育契机:诗歌的结尾是进行情感教育的绝佳切入点,可以紧紧拥抱孩子,告诉他:“无论遇到什么风雨,爸爸妈妈永远是你最安全、最温暖的伞。”将诗歌中蕴含的母爱与安全感,转化为具体可感的亲子互动,在孩子心中播下爱与感恩的种子。

从《伞》看优秀幼儿诗歌的共性特质

通过对《伞》的深入剖析,我们可以发现一首能够经久传诵的幼儿诗歌,往往具备以下特质:

  • 童趣盎然的视角:必须站在孩子的角度观察世界,语言和意象要符合他们的兴趣和理解能力。
  • 鲜明和谐的韵律:朗朗上口的节奏和押韵,是吸引幼儿并帮助他们记忆的关键。
  • 丰富有益的想象:优秀的诗歌能打开孩子想象的大门,引导他们去发现和创造。
  • 温暖向上的情感:无论是描绘自然之爱还是亲子之情,都应传递积极、温暖、美好的情感价值。

《伞》这首小诗,就像它为小动物和孩子们提供的庇护所一样,在文学的细雨微风中,为幼小的心灵撑开了一片充满想象力与安全感的天空,它告诉我们,教育的真谛有时就藏在这些看似简单的文字里,通过恰当的引导,它们能焕发出照亮童年、温暖一生的光芒,作为教育者和家长,我们的责任就是发现并善用这些宝贵的资源,让诗歌的种子在孩子们的心中生根、发芽,最终长成一棵棵能够独自面对风雨,亦懂得为他人遮风挡雨的参天大树。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