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炎炎,蝉鸣阵阵,正是诗歌在心中生根发芽的好时节,对于小学生而言,诗歌并非遥不可及的艺术,而是他们感知世界、表达情感最直接、最纯真的方式,我们就来聊聊如何引导孩子走进诗歌的殿堂,特别是围绕“夏天”这个充满生机与热情的主题,创作出属于他们自己的动人诗篇。

诗歌的源头活水:从生活中来
诗歌从不是凭空产生的,它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对于小学生来说,诗歌的“出处”并非一定要是古籍经典,它可以是清晨荷叶上滚动的露珠,可以是午后树荫下斑驳的光影,可以是傍晚池塘边聒噪的蛙声,也可以是咬下一口西瓜时那沁人心脾的甘甜,引导孩子成为生活的有心人,用眼睛去看,用耳朵去听,用鼻子去闻,用皮肤去感受,夏天的一切感官体验,都是他们诗歌创作最宝贵的素材库。
唐代诗人高骈的《山亭夏日》:“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这首诗的“出处”就是诗人夏日山亭中的所见所感,浓密的树荫、池塘的倒影、微风吹动如水晶般的帘子、满院蔷薇的香气,这些都是生活中极其普通的场景,却被诗人敏锐地捕捉,并用精炼的语言描绘出来,构成了永恒的夏日图景,鼓励孩子像这位诗人一样,细心观察身边的事物,他们的诗歌就有了不竭的源泉。
诗歌的灵魂塑造者:我就是小诗人
在引导小学生进行诗歌创作时,我们应弱化对历史上著名“作者”的敬畏感,转而强调:“你,就是这首诗的作者。” 孩子的身份就是最独特的创作视角,他们的世界纯真、充满想象,往往能发现成人忽略的美好,不必强求他们去模仿李白、杜甫的风格,而是要保护并激发他们独特的童心和童趣。
当孩子写下“太阳是个大火球,想把云朵都烤熟”时,他就是一位运用了大胆想象的作者,当孩子记录“我的影子,在阳光下,变得又瘦又长,像个巨人”时,他就是在用独特的视角观察世界,作为家长或老师,我们的任务是肯定他们的作者身份,欣赏他们笔下那个与众不同的夏天,而不是用固定的格律和所谓的“好词好句”去束缚他们,每一次真诚的表达,都值得被珍视。
诗歌的情感基石:记录当下的心情
诗歌的“创作背景”对于小学生而言,可以理解为触发他们写诗的那一瞬间的情感和事件,它可能是一次开心的游泳经历,可能是一场突如其来的雷阵雨带来的惊吓与兴奋,也可能是对漫长暑假的期待与规划,这些即时、真实的情感,是诗歌最动人的部分。
一个孩子因为天气太热不能出门玩而感到烦躁,他可能会写下:“知了在树上不停地叫,叫得我心里好烦,太阳公公,你能不能请个假,让乌云阿姨来上班?”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就是他的“烦闷”情绪,另一个孩子可能刚刚和爸爸妈妈从海边度假回来,他可能会写道:“海浪是我的朋友,一遍遍跑来亲我的小脚丫,还在沙滩上,留下了白色的花。”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就是“快乐的旅行记忆”,鼓励孩子将写诗与日记结合起来,记录下当天最深刻的感受,诗歌就成了他们情感成长的见证。
诗歌的表达技巧:让语言生动起来
掌握了素材和情感,接下来就需要一些“使用方法”和“使用手法”来为诗歌增色,对于小学生,我们可以介绍几种简单易学的技巧:
-
比喻和拟人: 这是儿童诗歌中最常用、也最有效的手法,将夏天的事物比作熟悉的东西,或者赋予它们人的动作和情感,能让诗歌立刻活泼起来。
- 比喻示例: “荷叶像一把绿色的小伞”,“雷声像巨人在天上打鼓”。
- 拟人示例: “星星在夜空中眨着眼睛”,“风儿在树林里捉迷藏”。
-
运用五感: 引导孩子不仅仅用眼睛看,还要调动听觉、嗅觉、触觉和味觉。
- 视觉: “金黄的向日葵朝着太阳微笑。”
- 听觉: “暴雨哗啦啦,像是在开音乐会。”
- 嗅觉: “雨后的空气,有泥土和青草的香味。”
- 触觉: “井水冰过的西瓜,摸起来像一块凉凉的玉。”
- 味觉: “老冰棍在嘴里化开,是甜甜的童年味道。”
-
捕捉动态瞬间: 夏天是充满动感的季节,鼓励孩子描写变化和动作,而不是静止的画面。
不写“池塘里有荷花”,而写“一朵荷花,从碧绿的荷叶间,探出了粉红色的脸蛋”。
-
结构的自由与节奏: 不必强求押韵和工整的对仗,现代诗更注重内在的情感和节奏,让孩子自由分行,重要的词语可以单独成行,以强调其分量,短句可以表现轻快,长句可以表达绵长的感受。
实践与升华:从读到写,从写到品
理论终须与实践结合,可以带孩子进行“主题采风”,在夏日的公园、田野或溪边,实地感受,并即时用几句话记录下灵感,举办家庭或班级的“夏日诗歌朗诵会”,让孩子大声读出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心得,这个过程不仅能提升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更能极大地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将孩子的优秀诗作配上夏天的插图,制作成一本家庭诗集或班级墙报,这是对他们创作最大的鼓励,诗歌于是不再是一项作业,而成为一种生活方式,一种记录成长的美好习惯。
归根结底,教小学生写夏天的诗,核心不在于技术的灌输,而在于心灵的唤醒,我们要做的,是递给他们一支笔,为他们推开一扇窗,然后退到一旁,满怀欣喜地等待,等待他们用清澈的眼睛和柔软的心,去捕捉这个季节最闪亮的碎片,并用属于他们自己的、独一无二的语言,将这些碎片串成璀璨的诗歌项链,当孩子能够通过文字,将个人对夏日的炽热感受凝固下来时,他便完成了一次与世界的深度对话,也在这个过程中,遇见了那个更善于观察、更懂得感受、更勇于表达的、美好的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