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词好句网

含惊的诗歌

  1. 经典古诗词中的“惊”:展现古人如何用精炼的文字捕捉“惊”之瞬间。
  2. 现代诗中的“惊”:呈现现代诗人对“惊”的多元诠释和情感表达。
  3. 原创“惊”之主题诗歌:为您创作几首不同风格的诗歌,以“惊”为魂。

经典古诗词中的“惊”

古典诗词中的“惊”,往往与壮丽的自然、突发的变故或深刻的感悟相连,意境深远,力透纸背。

含惊的诗歌-图1

惊心动魄的壮丽

《望庐山瀑布》 - [唐] 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 “惊”点解析:后两句是千古名句,其力量正在于一个“惊”字,诗人用极度的夸张(三千尺)和奇特的想象(银河落九天),将庐山瀑布的雄伟气势展现得淋漓尽致,读者仿佛也和诗人一样,被这从天而降的壮观景象所震撼,心中充满了“惊”叹。

惊喜交加的瞬间

《春夜喜雨》 - [唐] 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 “惊”点解析:这首诗的“惊”是含蓄的惊喜,诗人想象第二天清晨,看到被雨水滋润的花朵因饱含水分而显得沉重娇艳(花重),这种对生命勃发的喜悦和期待,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惊喜”,虽然诗中无“惊”字,但喜悦之情跃然纸上,令人心神为之一“惊”。

惊鸿一瞥的美丽

《洛神赋》节选 - [三国] 曹植

其形也,翩若惊鸿,婉若游龙。 荣曜秋菊,华茂春松。 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

  • “惊”点解析:“翩若惊鸿”是形容女子体态轻盈、美丽的极致。“惊鸿”本意是受惊而起飞的鸿雁,姿态优美而迅疾,这里用来比喻洛神一闪而过的绝美身影,充满了动态感和视觉冲击力,是一种让人一见“惊”艳的美。

惊梦回惘的孤寂

《浪淘沙·帘外雨潺潺》 - [五代] 李煜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 罗衾不耐五更寒。 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 别时容易见时难。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 “惊”点解析:这首词的“惊”是梦醒后的巨大落差与悲伤,梦中短暂地忘却了自己是亡国之君的“客”,尽情享受欢愉,然而梦醒,冰冷的雨声和更深的寒意将他拉回残酷的现实,这种从“贪欢”到“身是客”的瞬间切换,是一种灵魂被猛然“惊”醒的巨大痛苦。

现代诗中的“惊”

现代诗中的“惊”,更侧重于内心的感受、瞬间的顿悟和哲学的思辨。

对生命的惊叹

《飞鸟集》节选 - [印度] 泰戈尔

生命,一次又一次轻薄过, 轻狂不知疲倦。 我却爱了这人间一趟, 看见,听见,生命中,万般惊喜。

  • “惊”点解析:这里的“惊喜”是生命体验的总和,它不是对单一事件的震惊,而是对整个生命旅程的惊叹——惊叹于世界的美好,惊叹于存在的偶然与奇妙,这是一种宏大而温暖的“惊”。

对平凡的“惊”醒

《断章》 - [中国] 卞之琳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 “惊”点解析:这首诗的“惊”是一种哲学性的顿悟,读者在阅读的瞬间,会突然“惊”觉自己与世界的位置关系是如此相对和不确定,我们以为自己是看客,殊不知自己早已是他人眼中的风景,这种认知上的颠覆,带来的是心智的“惊”醒。

对历史的“惊”悸

《有的人》 - [中国] 臧克家

有的人活着, 他已经死了; 有的人死了, 他还活着。

有的人, 骑在人民头上:“啊,我多伟大!” 有的人, 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

  • “惊”点解析:这首诗的“惊”是一种道德和价值观上的震撼,它通过强烈的对比,将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境界赤裸裸地展现在读者面前,引发人们对生命意义和价值选择的深刻反思,这种直击灵魂的力量,让人心神为之一“惊”。

原创“惊”之主题诗歌

这里为您创作三首不同风格的诗歌,围绕“惊”的不同侧面展开。

《惊雷》

天幕是块厚重的黑绸, 闷雷,是它肚里酝酿的怒吼。 先是沉闷的试探,一声, 两声,像巨兽在翻身。 世界屏住呼吸,万物低头。

一道光! 撕裂了整个宇宙。 不是温柔,是决绝的宣告, 像一柄烧红的利剑, 将墨色的绸缎, 一寸寸地剖开。

紧接着,炸响! 不是声响,是万马奔腾, 是千山崩塌,是沧海倒流。 那声音灌进耳朵, 震得灵魂都在颤抖, 窗棂在呻吟,大地在发抖。

雨,终于来了, 豆大的,冰冷的, 像被惊雷吓哭的珍珠, 噼里啪啦,敲打着人间, 也敲打着,一颗被惊醒的心。

  • 风格:雄浑、力量感,描绘自然界的“惊”,从酝酿到爆发,层层递进,极具画面感和听觉冲击力。

《惊鸿》

在图书馆的旧书架旁, 你低头,翻动泛黄的纸张。 一束光,恰好穿过窗, 落在你微垂的睫毛上。

那一刻,时间静止了。 不是童话,是真实的魔法。 世界所有的喧嚣都退去, 只剩下你,和那束光, 像一幅被定格的油画。

我的心,像被什么东西猛地一撞, 不是疼,是一种陌生的滚烫。 原来,真的有“惊鸿一瞥”, 不需要广阔的江湖, 就在这尘埃落定的书海里, 你,就是那道最惊艳的风景线。

  • 风格:细腻、浪漫,描绘人与人之间相遇的“惊”,是那种不期而遇的、内心被瞬间击中的感觉,温柔而深刻。

《惊梦》

午夜,钟摆敲碎十二下, 我沉在一片没有光的海。 你就在那里,对我微笑, 我们说着过去,说着未来, 风是暖的,花香是甜的。

一声鸟鸣, 或者,只是床板的一声轻响。 梦的琉璃,瞬间裂成万片。 你消失得无影无踪, 只留我,在冰冷的现实里, 被一个巨大的空洞,紧紧拥抱。

我伸出手,想抓住梦的残片, 却只抓住一把虚空和怅惘。 原来,最深的“惊”,不是雷鸣, 而是梦醒后,发现 你从未回来,而我, 早已习惯了你的不在。

  • 风格:伤感、惆怅,描绘梦醒后的“惊”,是从美好梦境跌落残酷现实的失落与心碎,是一种深入骨髓的孤独感。

希望这些不同类型的“惊”之诗歌,能带给您丰富的阅读体验和情感共鸣。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