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棒了!“诗歌玩大班”这个说法本身就充满了童趣和想象力,这不仅仅是学习诗歌,更是把诗歌当成一个巨大的游乐场,让孩子们在里面尽情玩耍、探索和创造。

下面我为您设计一套完整的“诗歌游乐场”活动方案,包含理念、具体活动、游戏和延伸,非常适合幼儿园大班的孩子。
核心理念:把诗歌“玩”起来
对于大班孩子来说,诗歌不是需要死记硬背的文字,而是:
- 一个声音的游乐场:可以大声念、小声说、拍手念、跺脚念。
- 一个想象的发射器:一句话就能打开一个奇妙的世界。
- 一个语言的积木箱:可以拆开、重组、创造属于自己的新句子。
- 一个情绪的魔法棒:能表达开心、好奇、一点点的小烦恼。
我们的目标不是培养小诗人,而是培养热爱语言、乐于表达、充满想象力的孩子。
“诗歌游乐场”系列活动方案
第一站:声音的魔法师
目标: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让身体也动起来。
活动1:身体打击乐
- 准备:选择一首节奏感强的短诗,如《拍手歌》或自编的简单童谣。
- 玩法:
- 听:老师先有感情地朗诵一遍。
- 找节奏:问孩子:“这首诗听起来像是在走路,还是在跑步?”引导他们用拍手、跺脚、点头来打出节奏。
- 分工合作:一部分孩子拍手,一部分孩子跺脚,一部分孩子念诗,合成一首“人声交响乐”。
- 升级:加上身体其他部位,如拍腿、打响指(或用嘴巴发出“哒”声)。
活动2:回声游戏
- 准备:一首简短、重复的诗歌。
- 玩法:
- 老师念一句诗,孩子们像“回声”一样,用同样的语调和节奏重复一遍。
- 可以变换角色:老师大声,孩子小声;老师快快念,孩子慢慢念;老师用开心的语气,孩子用难过的语气。
- 终极挑战:老师说上半句,孩子接下半句。
第二站:想象的探险家
目标:理解诗歌中的意象,并激发自己的想象力。
活动1:诗歌变变变
- 准备:一首充满画面的诗,如骆宾王的《咏鹅》。
- 玩法:
- 画出来:听完诗后,让孩子们把诗里的画面画出来,画完之后,让孩子们分享自己的画:“你画的鹅在做什么?”
- 演出来:分组,用动作和表情把诗歌表演出来,一组做“鹅”,一组做“水”,一组做“天空”。
- 编下去:问孩子:“鹅游到池塘里,还会看到什么?”引导他们续编:“一只小鸭游过来,对鹅哥哥说你好。”
活动2:诗歌寻宝图
- 准备:教室里提前藏好与诗歌内容相关的小道具或图片。
- 玩法:
- 老师念一首诗,小松鼠,尾巴大,冬天来了不怕冷。”
- 孩子们根据诗里的线索(“松鼠”、“尾巴”、“冬天”),在教室里寻找相关物品(一个松鼠玩偶、一根羽毛、一件小棉袄)。
- 找到“宝藏”后,大家围绕这个物品,即兴创作一首新的小诗。
第三站:语言的建筑师
目标:学习诗歌的结构,尝试简单的仿编和创作。
活动1:填空小诗人
- 准备:一首结构简单的诗,把一些关键词挖空。
- 玩法:
- 范例:
天上飘着(一朵云), 好像(一只绵羊)。 风儿轻轻(吹一吹), 它就(跑到远方)。
- 玩法:让孩子们填空,可以填具体事物,也可以填抽象的感觉,鼓励他们天马行空。
- 范例:
活动2:我们的诗歌墙
- 准备:一面大墙,彩纸、画笔、磁贴。
- 玩法:
- 集体创作:选择一个主题,春天”或“我的梦”,老师引导,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地贡献词语和句子,老师把它们写在白板上。
- 个人创作:给每个孩子一张彩纸,让他们画一幅画,并在旁边写下一句或几句“诗”(可以是老师帮忙写,也可以用拼音、图画符号)。
- 展示分享:把所有作品贴在“诗歌墙”上,举办一个小小的“诗歌发布会”,每个小作者都来介绍自己的作品。
第四站:情绪的调色盘
目标:理解诗歌表达的情感,并学会用诗歌表达自己的情绪。
活动1:情绪猜猜猜
- 准备:准备几首表达不同情绪的短诗(开心的、难过的、生气的、害怕的)。
- 玩法:
- 老师朗诵一首诗,但不告诉孩子们题目。
- 孩子们听完,要猜一猜这首诗表达了什么样的心情,并说明理由(“因为诗里有‘哈哈大笑’,所以是开心的”)。
- 可以配上相应的表情和动作,加深理解。
活动2:我的心情小诗
- 准备:心情卡片(画着笑脸、哭脸、生气脸等)。
- 玩法:
- 让孩子们抽取一张心情卡片。
- 引导他们用简单的句子描述这种心情。“我开心的时候,像一只小鸟。”“我生气的时候,像一座喷发的小火山。”
- 把这些句子收集起来,就成了一首独一无二的“班级心情诗集”。
推荐诗歌清单
- 经典童谣:《咏鹅》、《静夜思》(简化版)、《小兔子乖乖》、《拉大锯》
- 现代儿童诗:
- 金波的作品:《小鹿》、《小树叶》、《如果我是一片雪花》
- 柯岩的作品:《帽子的秘密》
- 任溶溶的作品:《没头脑和不高兴》(节选)
- 自创/改编:老师可以根据班级情况和孩子兴趣,随时创作简单的“班诗”。
给老师的小贴士
- 放慢脚步:不要急于让孩子“学会”,重在“玩”的过程和体验。
- 鼓励为主:对于孩子的每一个奇思妙想,都要给予大大的肯定和赞美。
- 以身作则:老师自己要充满热情,用夸张的语调和表情去朗诵,感染孩子。
- 拥抱“错误”:当孩子改编的诗歌不合逻辑时,不要纠正,而是顺着他的思路继续探索,这往往是创造力的开始。
- 生活即诗歌:把诗歌融入一日生活,吃饭时可以说“香喷喷的饭菜”,散步时可以说“暖暖的阳光”。
希望这个“诗歌游乐场”能让大班的孩子们在欢声笑语中,真正爱上诗歌,爱上语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