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出处(儒家与诸子百家)
这类名言流传最广,是中华文化中关于谦虚思想的基石。

-
满招损,谦受益。
- 出处:《尚书·大禹谟》
- 释义:自满会招致损失,谦虚可以得到益处,这是关于谦虚最经典、最广为人知的论述。
-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 出处:孔子《论语·述而》
- 释义:几个人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可以当我老师的人,我选择他好的方面向他学习,看到他不好的方面就对照自己,反省并改正。
-
谦受益,满招损。
- 出处:《周易·谦卦》
- 释义:与第一条意思相同,强调谦虚能带来益处,自满则会招致损害。
-
不耻下问。
- 出处:孔子《论语·公冶长》
- 释义:不以向地位、学问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这是谦虚好学的重要表现。
-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 出处:林则徐(化用古语)
- 释义:大海因为能容纳成百上千的江河湖泊,所以才能极其宽广;悬崖峭壁能够耸立千丈,是因为它没有欲望,前半句强调了虚心包容的重要性。
-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 出处:庄子《庄子·养生主》
- 释义:我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识是无穷的,认识到知识的无限性,是产生谦虚之心的根源。
治学求知
这类名言强调了谦虚在学习和探索真理过程中的重要性。
-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 出处:《礼记·学记》
- 释义:通过学习,才能知道自己知识的不足;通过教别人,才能知道自己理解上的困难,这会促使人更加谦虚。
-
一个骄傲的人,结果总是在骄傲里毁灭了自己。
- 出处:莎士比亚(英国)
- 释义:骄傲自满最终会导致失败,而谦虚则是通往成功的基石。
-
科学的未来只能属于勤奋而谦虚的年轻一代!
- 出处:巴甫洛夫(俄国生理学家)
- 释义:强调了在科学探索中,保持谦虚和勤奋的态度是取得进步的关键。
-
如果我看得更远,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 出处:牛顿(英国物理学家)
- 释义:这句名言体现了牛顿的谦逊,他认为自己的成就离不开前人的积累和贡献。
为人处世
这类名言阐述了谦虚在个人品德修养和人际关系中的价值。
-
虚心万事能成,自满十事九空。
- 释义:这是一句民间俗语,生动地说明了谦虚能做成很多事情,而自满则往往一事无成。
-
谦谦君子,卑以自牧。
- 出处:《周易·谦卦》
- 释义:谦虚的君子,总是以谦卑的态度来修养自己的德行。
-
山不辞土,故能成其高;海不辞水,故能成其深。
- 出处:管仲(春秋时期)
- 释义:高山不拒绝一土一石,才能堆积得那样高;大海不拒绝一丝一毫的水,才能汇聚得那样深,比喻人要虚心,才能成就大事业。
-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 出处:老子《道德经》
- 释义: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像水的品性一样,泽被万物而不争名利,水的包容与不争,是谦虚的最高形态。
-
真正的谦虚是最高的美德,也是一切美德之母。
- 出处:托尔斯泰(俄国作家)
- 释义:将谦虚视为所有美德的源头和基础,强调了其核心地位。
总结与警醒
这类名言以更直接的方式,指出了骄傲自满的危害。
-
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 出处:毛泽东
- 释义:这句名言简洁有力地总结了谦虚和骄傲的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是家喻户晓的真理。
-
谦虚是不可缺少的品德。
- 出处:孟德斯鸠(法国启蒙思想家)
- 释义:直接点明谦虚是一种不可或缺的个人品德。
-
最大的骄傲于最大的自卑都表示心灵的最软弱无力。
- 出处:斯宾诺莎(荷兰哲学家)
- 释义:无论是骄傲还是自卑,都源于内心的不强大,而真正的内心强大者往往是谦和而自信的。
希望这些名言警句能给您带来启发!虚心是一种智慧,一种力量,更是一种人生境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