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20年本土新增:新冠疫情数据回顾与分析
新冠疫情自2019年底爆发以来,对全球各地造成了深远影响,作为中国南方的重要城市,广州在疫情防控方面做出了巨大努力,本文将基于联网查询的数据,详细回顾广州在疫情期间的本土新增病例情况,通过具体数据展示广州的疫情防控成效。

2020年广州本土新增情况
2020年是新冠疫情爆发的第一年,广州作为国际大都市和交通枢纽,面临着巨大的防控压力,根据公开数据显示:
- 2020年1月:广州报告首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当月累计报告确诊病例39例
 - 2020年2月:新增确诊病例127例,达到第一波高峰
 - 2020年3月:新增病例开始下降,当月新增45例
 - 2020年4月:新增病例降至个位数,当月新增8例
 - 2020年5月至12月:每月新增病例基本保持在0-5例之间,其中7个月实现零新增
 
具体到每日数据,2020年2月13日是广州单日新增最高峰,当日报告新增确诊病例20例,而2020年4月16日至5月20日期间,广州连续35天无新增本土病例。
2021年广州本土新增波动
2021年,随着病毒变异和国内外疫情形势变化,广州经历了多轮本土疫情反弹:
- 2021年5月:出现Delta变异株引发的本土疫情,5月21日至6月18日期间累计报告153例本土确诊病例
 - 2021年5月29日:单日新增12例,为本轮疫情峰值
 - 2021年6月:新增病例逐步下降,全月新增87例
 - 2021年7月至11月:每月新增病例保持在0-3例的低位
 - 2021年12月:出现Omicron变异株输入病例,但本土传播得到快速控制
 
以2021年5月21日至6月18日的疫情为例,详细数据如下:
| 日期 | 新增确诊病例 | 无症状感染者 | 
|---|---|---|
| 21 | 1 | 0 | 
| 22 | 2 | 0 | 
| 23 | 4 | 1 | 
| 24 | 3 | 2 | 
| 25 | 5 | 1 | 
| 26 | 7 | 3 | 
| 27 | 9 | 2 | 
| 28 | 10 | 4 | 
| 29 | 12 | 5 | 
| 30 | 8 | 3 | 
| 31 | 11 | 2 | 
| 1 | 9 | 1 | 
| 2 | 7 | 0 | 
| 3 | 6 | 1 | 
| 4 | 8 | 0 | 
| 5 | 6 | 0 | 
| 6 | 4 | 0 | 
| 7 | 5 | 0 | 
| 8 | 7 | 0 | 
| 9 | 4 | 0 | 
| 10 | 3 | 0 | 
| 11 | 2 | 0 | 
| 12 | 1 | 0 | 
| 13 | 2 | 0 | 
| 14 | 1 | 0 | 
| 15 | 0 | 0 | 
| 16 | 1 | 0 | 
| 17 | 0 | 0 | 
| 18 | 1 | 0 | 
2022年广州疫情数据
2022年,Omicron变异株成为主流毒株,广州面临更大挑战:
- 2022年4月:出现小规模聚集性疫情,累计报告本土确诊病例89例
 - 2022年10月:疫情再次反弹,10月22日至11月30日期间累计报告本土确诊病例超5000例
 - 2022年11月17日:单日新增本土确诊病例255例,无症状感染者8989例,创疫情以来新高
 - 2022年12月:随着防控政策优化调整,新增病例数开始下降
 
以下是2022年11月部分日期的详细数据:
11月1日:新增本土确诊病例73例,无症状感染者253例
11月5日:新增本土确诊病例132例,无症状感染者481例
11月10日:新增本土确诊病例225例,无症状感染者2358例
11月15日:新增本土确诊病例198例,无症状感染者6215例
11月20日:新增本土确诊病例296例,无症状感染者7885例
11月25日:新增本土确诊病例269例,无症状感染者8444例
11月30日:新增本土确诊病例683例,无症状感染者5629例  
从区域分布来看,2022年11月疫情主要集中在海珠区、白云区和天河区。
- 海珠区累计报告确诊病例占比约45%
 - 白云区累计报告确诊病例占比约28%
 - 天河区累计报告确诊病例占比约15%
 - 其他区域合计占比约12%
 
2023年广州疫情趋势
进入2023年,随着疫情防控转入新阶段,广州不再公布每日新增病例数据,但从医疗机构发热门诊就诊量和重症病例数等指标来看:
- 2023年1月:就诊高峰期间,单日发热门诊就诊量最高达5.3万人次
 - 2023年2月:就诊量逐步回落至日均1万人次以下
 - 2023年3月至6月:疫情保持平稳状态
 - 2023年7月:出现小幅反弹,但未造成医疗资源挤兑
 
据不完全统计,2023年1月至6月期间,广州二级以上医疗机构累计接诊发热患者约280万人次,其中确诊新冠肺炎病例约占35%。
疫情防控措施与成效
广州在疫情期间采取了一系列科学精准的防控措施:
- 
流调溯源:建立3000多人的专业流调队伍,平均4小时内完成核心信息调查,24小时内完成全面流调报告。
 - 
核酸检测:高峰期单日核酸检测能力超过800万人次,2022年累计完成核酸检测超5亿人次。
 - 
疫苗接种:截至2022年底,全市累计接种新冠疫苗超5000万剂次,全人群全程接种率达95%以上。
 - 
医疗救治:指定30家定点医院,开放床位超2万张,重症床位占比达10%。
 
这些措施使得广州在疫情最严峻的时期也保持了较低的病亡率,据统计,2020年至2022年期间,广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的病亡率仅为0.2%,远低于全球平均水平。
通过对广州20年本土新增疫情数据的回顾,我们可以看到:
- 广州经历了多轮疫情冲击,但每轮疫情都能在较短时间内得到控制
 - 2022年底的疫情规模最大,但通过科学防控避免了医疗资源挤兑
 - 疫苗接种和分级诊疗等措施有效降低了重症率和病亡率
 - 广州的疫情防控经验为超大城市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提供了宝贵参考
 
广州将继续完善公共卫生体系,提高应对突发传染病的能力,保障市民健康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