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词好句网

初中散文诗歌朗诵,如何选材才够打动当下评委?

下面我将从选材建议、朗诵技巧、示例作品三个方面,为您提供一份详细的指南。

初中散文诗歌朗诵,如何选材才够打动当下评委?-图1


选材建议:如何选择适合初中生的朗诵作品?

选择朗诵作品,关键在于“共鸣”“可演绎性”

主题选择

  • 自然与四季: 语言优美,画面感强,易于营造氛围。

    春的生机、夏的热烈、秋的静美、冬的沉寂。

  • 成长与梦想: 与初中生的生活状态紧密相关,能引发强烈共鸣。

    对未来的憧憬、对友谊的珍视、对挫折的思考、对个性的坚持。

  • 亲情与乡愁: 情感真挚细腻,能触动人心最柔软的部分。

    对父母的感恩、对故乡的思念、对童年时光的怀念。

  • 家国情怀: 适当引入,培养青少年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对祖国山河的赞美、对民族精神的歌颂。

文体选择

  • 现代诗: 节奏感强,意象鲜明,情感直接,易于理解和表达。
    • 优点: 形式自由,情感集中,容易找到“爆发点”。
    • 推荐诗人: 冰心、徐志摩、戴望舒、余光中、顾城、海子(选择其相对明朗的作品)。
  • 散文诗: 兼具散文的叙事性和诗歌的抒情性,语言精炼,意境深远。
    • 优点: 结构灵活,可以讲故事,也可以抒发情感,富有哲理。
    • 推荐作家: 泰戈尔、纪伯伦、鲁迅(《野草》选篇)、屠格涅夫。
  • 经典散文片段: 选择其中抒情性、议论性最强的段落。
    • 优点: 语言功底深厚,思想深刻,能展现文化底蕴。
    • 推荐作家: 朱自清、宗璞、林清玄、史铁生。

语言风格

  • 避免过于晦涩: 初中生的生活经验和词汇量有限,太抽象、太复杂的作品难以驾驭。
  • 避免过于幼稚: 选择能体现他们思考深度和情感层次的作品,满足他们的成长心理。
  • 朗朗上口: 注意音韵和节奏,读起来要顺口,有音乐感。

朗诵技巧:如何让朗诵更打动人?

朗诵不是简单的“读”,而是用声音进行“再创作”。

理解是基础

  • 读懂内涵: 反复阅读,弄懂作品的主题、情感基调和核心思想,作者想表达什么?他想告诉听众什么?
  • 想象画面: 朗诵时,脑海中要“放电影”,文字描绘了怎样的场景、人物和情感?自己先被感动,才能感动别人。

声音是工具

  • 语速:
    • 叙述、铺垫时: 速度可以稍慢,营造氛围。
    • 高潮、抒情时: 速度可以加快或放慢,形成对比,突出重点。
  • 停顿:
    • 标点停顿: 按照标点符号自然停顿。
    • 逻辑停顿: 为了强调或换气,可以在没有标号的地方停顿。
    • 情感停顿: 在情感最浓烈的地方,可以适当延长停顿,给听众留下回味的空间。
  • 语调:
    • 高升调(↗): 表示疑问、反问、号召、惊喜。
    • 降抑调(↘): 表示肯定、感叹、陈述、沉重。
    • 平直调(→): 表示严肃、庄重、平淡的叙述。
    • 曲折调(↗↘): 表示含蓄、讽刺、幽默、复杂的情感。
  • 重音:
    • 对句子中最重要的词或词组加以强调,突出核心信息。“爱我的祖国”,重音在“我”上,强调主体;“我爱我的祖国”,重音在“祖国”上,强调对象。

情感是灵魂

  • 真情实感: 不要刻意煽情,要自然流露,把自己代入作品的角色或情境中。
  • 眼神与姿态:
    • 眼神: 目光要坚定、有神,可以与听众进行交流,也可以望向远方,沉浸在自己的想象中。
    • 姿态: 站姿挺拔,自然大方,可以配合手势,但不要过多、过杂,以免喧宾夺主。

示例作品推荐

这里为您精选了几首非常适合初中生朗诵的经典作品,并附上了简单的朗诵指导。

现代诗《纸船》 - 冰心

作品简介: 这是冰心写给母亲的一首小诗,情感真挚、语言清新,充满了童真和思念,非常适合初中生表达对亲人的爱。

原文: 我从不肯妄弃一张纸, 总是留着——留着, 叠成一只一只很小的船儿, 从舟上抛下在海里。 有的被天风吹卷到舟中的窗里, 有的被海浪打湿,沾在船头上。 我仍是不灰心的每天的叠着, 总希望有一只能流到我要它到的地方去。 母亲,倘若你梦中看见一只很小的白船儿, 不要惊讶它无端入梦。 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 万水千山,求它载着她的爱和悲哀归去。

朗诵指导:

  • 基调: 温柔、深情、略带一丝忧伤。
  • 语速: 整体舒缓,像在轻轻诉说。
  • 重点处理:
    • “从不肯妄弃一张纸” → 语气要坚定,表现出珍惜。
    • “留着——留着” → 停顿稍长,叠词要读出那种执着的情感。
    • “很小的船儿” → 语气轻柔,带着爱怜。
    • “不灰心的每天的叠着” → “不灰心”要读出一种倔强和坚持。
    • 高潮部分(最后三句): “母亲,倘若你梦中看见……” → 语气转为恳切,充满期盼。“含着泪叠的” → 语速放慢,声音可以微微哽咽,但不必真的哭出来,重在表达那份深沉的爱与哀愁。“万水千山,求它载着她的爱和悲哀归去。” → 结尾要沉稳、悠远,仿佛声音飘向远方。

散文诗《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 林徽因

作品简介: 这是一首充满爱与赞美的诗,将“你”比作四月最美的天光,意象华美,情感浓烈,适合表达对美好事物、重要人物或理想的热爱。

原文(节选): 我说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笑响点亮了四面风; 轻灵在春的光艳中交舞着变。 你是四月早天里的云烟, 黄昏吹着风的软,星子在无意中闪,细雨点洒在花前。

朗诵指导:

  • 基调: 明亮、欢快、充满赞美和喜悦。
  • 语速: 轻快、流畅,富有跳跃感。
  • 重点处理:
    • “我说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 开篇就要定下赞美的基调,语调上扬,充满自信和喜悦。
    • “笑响点亮了四面风;” → “点亮”是动词,要读出那种活泼、有生命力的感觉。
    • “轻灵在春的光艳中交舞着变。” → “轻灵”、“交舞”要读得轻盈、灵动,仿佛能看到画面。
    • “你是四月早天里的云烟,” → 语气变得柔和、朦胧,像在描绘一幅水墨画。
    • “黄昏吹着风的软,星子在无意中闪,细雨点洒在花前。” → 这一句是并列的意象,要用舒缓、优美的语调依次读出,每一个分句之间可以有短暂的停顿,让听众在脑海中勾勒出完整的画面。

散文片段《春》 - 朱自清

作品简介: 经典中的经典,对春天的描绘细致入微,充满了生机和希望,选择其中一段,能展现扎实的语言功底和细腻的观察力。

原文(节选):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