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词好句网

学贵有恒,今人为何难坚持?

以下为您分类整理了一些经典的名言,并附上解读,希望能对您有所启发。

学贵有恒,今人为何难坚持?-图1

直接阐述“恒心”重要性的名言

这类名言开门见山,直接点出恒心是学习的根本。

  1. 《论语·子张》:“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学以致其道。”

    • 解读:各行各业的工匠在作坊里完成他们的工作,君子则通过持续不断的学习来领悟和践行大道,这句话强调了学习的长期性和实践性,就像工匠日复一日地在作坊里工作一样,学习也需要一个持续积累的过程。
  2. 《荀子·劝学》:“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 解读:不一步步地积累,就无法到达千里之外;不汇聚细小的水流,就无法形成江海,这是“学贵有恒”最形象、最经典的比喻之一,它告诉我们,伟大的成就源于微小而持续的积累,放弃恒心,就等于放弃了成功。
  3. 《韩非子·喻老》:“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 解读:与上一句类似,但韩非子增加了一个对比:千里马(骐骥)一跃,也不过十步之遥;劣马(驽马)十天也能走很远,它的成功在于坚持不懈(不舍),这说明,天赋固然重要,但恒心和毅力往往是决定成败的关键。
  4. 《后汉书·列传·第五十三章》:“一曝十寒,则虽读书百年,吾未见其可也。”

    • 解读:如果学习像晒一天太阳、冻十天一样断断续续,那么即使读一百年书,我也不会认为他能学有所成,这句话辛辣地批评了学习缺乏恒心的行为,强调了持续性学习的必要性。

通过对比“有恒”与“无恒”来阐述道理

这类名言通过鲜明的对比,突出了恒心带来的巨大差异。

  1. 《孟子·告子上》:“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 解读:即使有一种天下最容易生长的植物,你晒它一天,又冻它十天,它也没有能活下来的,用这个比喻来说明学习如果缺乏恒心,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任何天赋和条件都无法帮助其成功。
  2. 《荀子·劝学》:“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 解读:如果刻一下就放弃,即使是腐烂的木头也刻不断;如果不停地刻下去,即使是坚硬的金属和石头也能雕刻出花纹,这句话通过“朽木”和“金石”的对比,强烈地赞扬了“不舍”的恒心,其力量足以克服一切困难。

从反面警示“无恒”之害

这类名言从失败和教训的角度,告诫人们不要放弃恒心。

  1. 《鬼谷子·捭阖》:“事成于和睦,力生于团结,行成于坚持,毁于随。”

    • 解读:事业的成功在于和睦,力量的产生在于团结,行为的成就在于坚持,而毁坏则在于放纵和随意,这里的“毁于随”可以理解为毁坏在不能坚持、随心所欲上,是对“无恒”的深刻警示。
  2. 《颜氏家训·勉学》:“天下事以难而废者十之一,以惰而废者十之九。”

    • 解读:天下间,因为事情太难而放弃的,只占十分之一;因为懒惰和缺乏毅力而放弃的,却占了十分之九,这句话深刻地指出了导致学习失败的主要原因不是困难本身,而是源于内心的惰性和恒心的缺失。

现代白话文及引申义

除了古文,现代语言中也有很多关于恒心的名言。

  • “贵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最无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

    • 解读:这是明代学者胡居仁的对联,流传甚广,意思是:做事情贵在持之以恒,何必一定要每天起早贪黑地折腾呢?最没有益处的,就是学习时热一阵、冷一阵,像太阳暴晒一天、冰冻十天一样,它倡导的是一种科学、高效且持久的努力方式,而非盲目地消耗精力。
  • “行百里者半九十。”

    • 解读:走一百里路,走了九十里才算走了一半,比喻事情越到最后阶段越艰难,也越需要坚持,在学习的道路上,很多人都能坚持一阵子,但能坚持到最后的人才是胜利者。

这些名言共同构成了中华文化中关于“学贵有恒”的智慧宝库,它们告诉我们:

  • 积累是基础:学习如同水滴石穿,非一日之功。
  • 坚持是关键:天赋与努力固然重要,但唯有恒心才能将潜力变为实力。
  • 心态是根本:要克服惰性,抵御“一曝十寒”的诱惑,将学习内化为一种习惯和生活方式。

希望这些名言能激励您在学习或人生的道路上,始终保持一颗恒心,笃行致远。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