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身养德篇 (品德是立身之本)
这类家训强调个人品德的修养,是所有家训的核心。

-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 出处:三国·刘备《敕后主》
- 解读:不要因为好事小就不去做,也不要因为坏事小就去做,它强调了道德修养的细节和持续性,鼓励人从点滴小事做起,积善成德,防微杜渐。
-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 出处:三国·诸葛亮《诫子书》
- 解读:依靠内心宁静来修养身心,依靠生活节俭来培养品德,这是诸葛亮告诫儿子的名句,至今仍是许多人修身养性的座右铭。
-
君子慎独,不欺暗室。
- 出处:《礼记·中庸》
- 解读:有道德的人在独自一人、无人监督时,也能坚守自己的原则,不做违背道德的事,这是对个人内心自律的最高要求,强调了道德的自觉性。
-
德不配位,必有灾殃。
- 出处:《周易》
- 解读:一个人的品德与他所处的地位不相称,就必然会招致灾祸,这句话警示人们要不断提升自己的德行,以匹配自己的身份和成就。
-
人无信不立,业无信不兴。
- 出处:中国古训
- 解读:一个人如果没有信用,就无法在社会上立足;一项事业如果没有信誉,就无法兴旺发达,将“信”提到了安身立命、事业成功的高度。
勤勉治学篇 (知识改变命运)
这类家训鼓励后代勤奋学习,不断求知。
-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 出处:韩愈(一说为后人集句)
- 解读:知识的山峰上,勤奋是唯一的路径;知识的海洋里,刻苦是前行的舟船,比喻学习需要付出艰辛的努力,没有捷径可走。
-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 出处:汉乐府《长歌行》
- 解读:年轻力壮的时候不奋发图强,等到年老时,只能空自悲伤和后悔,这是劝诫年轻人珍惜时光、努力学习的千古名句。
-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 出处:刘彝《画旨》
- 解读:既要广泛阅读书本知识,也要亲身去体验和观察世界,强调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是提升见识和能力的有效途径。
-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 出处:颜真卿《劝学》
- 解读:年轻时不知道勤奋学习的重要性,等到头发花白时才后悔读书太晚了,与“少壮不努力”异曲同工,强调了学习的黄金时期。
持家立业篇 (家和万事兴)
这类家训关于如何管理家庭、经营事业,强调勤劳、节俭和团结。
-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 出处:朱子《治家格言》(又名《朱子家训》)
- 解读:吃每一碗粥、每一碗饭时,都应该想到它来得不容易;用每半根丝、每半缕线时,都要常常想到物资生产的艰难,这是最经典的节俭教育,培养感恩和珍惜之心。
-
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
- 出处:朱子《治家格言》
- 解读:天刚亮就起床,打扫庭院内外,保持家庭环境的整洁,这不仅是一种生活习惯,更是一种积极向上、有条不紊的生活态度的体现。
-
成家子,如粪宝;败家子,如杀手。
- 出处:中国古训
- 解读:能够把家庭管理好、让家业兴旺的儿子,是家里的宝贝;而挥霍无度、败坏家业的儿子,则是家庭的杀手,言辞犀利,点明了持家能力的重要性。
-
家和万事兴。
- 出处:中国民间谚语
- 解读:家庭和睦,所有的事情都会兴旺发达,这是中国人对家庭关系的最高期盼,也是家庭幸福的基石。
处世为人篇 (智慧与人情)
这类家训教导后代如何与人交往、如何在社会上立足。
-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出处:《论语·卫灵公》
- 解读:自己不想要的东西,就不要强加给别人,这是儒家“仁”的体现,是处理人际关系最基本、最重要的黄金法则。
-
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
- 出处:《孔子家语》
- 解读:和品德高尚的人在一起,就像进入了摆满兰花的屋子,时间久了虽然闻不到香味,但自己已经被熏陶了,和品行不端的人在一起,就像进入了卖咸鱼的店铺,时间久了虽然闻不到臭味,但自己也已经被同化了,强调了环境和朋友对人的巨大影响。
-
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
- 出处:中国古训(源自佛教思想)
- 解读:在争执中忍耐一下,就能让风波平息;在冲突中退让一步,就能拥有更广阔的天地,教导人学会宽容和克制,以智慧和胸怀化解矛盾。
-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 出处:《增广贤文》
- 解读:即使受人一点小小的恩惠,也应当加倍报答,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强调知恩图报、懂得感恩。
著名家训节选
除了以上分类的名句,还有一些完整的家训因其内容全面、影响深远而流传千古。
-
《朱子家训》(治家格言)
- 作者:朱柏庐(明末清初)
- 节选:“自奉必须俭约,宴客切勿留连……嫁女择佳婿,毋索重聘;娶媳求淑女,毋计厚奁,见富贵而生谄容者,最可耻;遇贫穷而作骄态者,贱莫甚。……家门和顺,虽饔飧不继,亦有余欢;国课早完,即囊橐无余,自得至乐。”
- 特点全面,从修身、齐家到待人、处世、为学,语言朴实,道理深刻,是流传最广的家训之一。
-
《颜氏家训》
- 作者:颜之推(南北朝)
- 节选:“古者,圣王有‘胎教’之法:怀子三月,出居别宫,目不邪视,耳不妄听,音声滋味,以礼节之。……夫所以读书学问,本欲开心明目,利于行耳。”
- 特点:被誉为“家训之祖”,内容包罗万象,涉及教育、为人、治学、养生等,尤其重视早期教育。
-
《曾国藩家书》
- 作者:曾国藩(晚清)
- 节选:“余日日有字课,有日记,有本日课册,尚不至全荒废耳,慎独则心安,主敬则身强,求仁则人悦,习劳则神钦。”
- 特点:书信体形式,内容亲切,既有对弟弟子辈的谆谆教诲,也有自己反思和总结,强调“慎独”、“主敬”、“求仁”、“习劳”等修身要诀。
希望这份整理对您有帮助!这些家训名言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至今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