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词好句网

佛钟名言今何在?传承千年智慧几人闻?

以下是一些著名的佛钟名言,并附上解读,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其内涵。

佛钟名言今何在?传承千年智慧几人闻?-图1

最广为人知、最核心的名言

“闻钟声,烦恼轻;智慧长,菩提生;离地狱,出火宅;愿成佛,度众生。”

这是流传最广、最经典的佛钟偈语,几乎每座大钟上都可能镌刻或悬挂着这句法语,它完整地阐述了敲钟的目的和功德。

解读:

  • 闻钟声,烦恼轻: 钟声悠远、洪亮,能穿透人的耳根,直达内心,当人听到这清净、庄严的钟声时,能瞬间将人从纷乱的思绪和烦恼中拉回当下,使心得到片刻的安宁与清净。
  • 智慧长,菩提生: “菩提”意为觉悟、智慧,钟声能涤荡心灵的尘埃,去除无明(愚痴),从而开启本自具足的智慧,生发出追求觉悟的决心。
  • 离地狱,出火宅: 这是比喻。“地狱”和“火宅”都象征着充满痛苦、煎熬和烦恼的生存状态(即“三界火宅”),钟声如同警钟,提醒世人生命的无常与苦,激励人们精进修行,早日脱离这种痛苦的生命状态。
  • 愿成佛,度众生: 这是最终的发心和目标,听闻钟声,不仅是为了自身的解脱,更是为了发下宏愿,要修行成佛,以圆满的智慧和慈悲,去救度一切还在苦海中沉浮的众生。

侧重于“警醒”与“觉悟”的名言

“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这句俗语家喻户晓,其源头与佛教寺庙的晨钟暮鼓紧密相关。

解读:

  • 字面意思: 在寺庙里,只要还是一名僧人,就有责任按时敲钟,这是日常的功课。
  • 深层含义:
    1. 尽职尽责: 比喻无论身处何种岗位,都应安守本分,尽到自己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2. 活在当下: “撞钟”是僧人每日的修行之一,提醒他们要专注于当下的每一刻,认真对待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这本身就是一种修行。
    3. 警醒自我: 撞钟的动作本身也是一种提醒,提醒自己不要忘记出家的初心和修行的目标。

“闻钟声,心不乱。”

这句更侧重于修行者在定力上的功夫。

解读:

  • 对于一个有修行功夫的人来说,外界的钟声不是一种干扰,反而是一种助缘,它能帮助修行者收摄散乱的心,进入更深层次的禅定,所谓“大音希声”,真正的定力者,能在万籁俱寂中听到内心的钟声,在纷扰的外境中保持内心的如如不动。

侧重于“慈悲”与“普度”的名言

“钟声传三千界,佛法兴亿万春。”

这句描绘了钟声的深远影响和佛法的广大无边。

解读:

  • 钟声传三千界: “三千界”或“三千大千世界”是佛教对宇宙广阔的形容,钟声不仅响彻寺院,其慈悲的愿力更能遍及十方世界,唤醒沉睡的众生。
  • 佛法兴亿万春: 钟声是佛法的象征,它代表佛法的传承与兴盛,愿佛法如同钟声一样,长久住世,利益无量众生,直至永恒,这表达了对佛法久住、普度众生的美好祝愿。

“一声钟响,万籁俱寂;一念回心,三障冰消。”

这句将钟声与内心的觉悟联系起来,意境深远。

解读:

  • 一声钟响,万籁俱寂: 在钟声响起的那一刹那,仿佛整个世界都安静了下来,这既是物理上的声音,也象征着在觉悟的一念之间,所有的妄念、杂念(万籁)都归于平静。
  • 一念回心,三障冰消: “三障”指烦恼障、业障、报障,是众生轮回受苦的根本,当听到钟声,内心生起一念善念、一念觉悟之心(回心向善),就如同春日暖阳融化了坚冰,一切障碍都会随之消融。

佛钟的名言,核心离不开 “醒、觉、度” 三个字:

  • 醒 (Wake Up): 唤醒沉迷的众生,使其认识到生命的无常与烦恼。
  • 觉 (Enlighten): 开启智慧,生发菩提心,追求觉悟。
  • 度 (Deliver): 以慈悲之心,誓愿救度一切众生,离苦得乐。

这些名言不仅是寺庙钟声上的文字,更是对每一个修行者乃至所有人的慈悲提醒:要时常静下心来,聆听内心的钟声,警醒自己,开启智慧,并最终将这份觉悟与慈悲,传递给整个世界。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