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词好句网

秋日名言警句,哪句戳中你此刻的秋意?

诗意写景,描绘秋色之美

这类句子侧重于描绘秋天独特的自然风光,如天高云淡、层林尽染、月色清冷等,充满了画面感。

秋日名言警句,哪句戳中你此刻的秋意?-图1

  1.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 出处:唐·刘禹锡《秋词》
    • 赏析:这是对秋天最著名的“反叛”之笔,一反文人悲秋的传统,诗人认为秋天的景色比春天更生机盎然,充满了昂扬向上的豪情。
  2.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 出处:唐·杜牧《山行》
    • 赏析:描绘了深秋枫林的绚烂景象,诗人因喜爱傍晚枫林的美景而停车驻足,那经霜打过的红色枫叶,甚至比二月的春花还要艳丽夺目。
  3.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 出处:唐·王勃《滕王阁序》
    • 赏析:描绘了一幅壮阔的秋日黄昏图,晚霞与孤独的野鸭一同飞翔,秋天的江水和辽阔的天空浑然一色,意境开阔,气象万千。
  4.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 出处:唐·王维《山居秋暝》
    • 赏析:描绘了雨后初晴的秋日傍晚,空旷的山谷刚下过一场新雨,傍晚的天气带来了一丝秋意,清新、宁静、悠远。
  5.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 出处:唐·杜牧《秋夕》
    • 赏析:捕捉了秋夜的一个生活细节,在银色的烛光和清冷的画屏映衬下,一位宫女用小扇子扑打着飞舞的萤火虫,画面唯美而略带一丝孤寂。

借秋抒情,感怀时光流逝

这类句子将秋天与人生际遇、时光流逝、生命感悟相结合,或悲凉,或豁达,充满了哲理和深沉的情感。

  1. 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

    • 出处:战国·宋玉《九辩》
    • 赏析:这是中国文学史上“悲秋”传统的源头,直接抒发了面对秋天肃杀之气时的悲伤之情,草木凋零的景象引发了诗人内心的悲凉。
  2.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 出处:唐·杜甫《登高》
    • 赏析:被誉为“古今七律第一”,诗人将自身的漂泊之苦、年老多病与眼前的秋景融为一体,意境雄浑,情感沉郁顿挫,是悲秋的巅峰之作。
  3.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 出处:五代·李煜《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
    • 赏析:以景写情,将亡国之君的愁绪融入秋景,上西楼,见弯月,听梧桐,被“清秋”所困,字字写景,句句含情,凄美绝伦。
  4.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 出处:宋·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 赏析:边塞秋天的风景与南方截然不同,大雁飞向衡阳,毫无留恋之意,这既写出了边塞的荒凉,也暗示了戍边将士们归家无期的思乡之情。
  5.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 出处:清·纳兰性德《木兰花·拟古决绝词柬友》
    • 赏析:用“秋风悲画扇”的典故(班婕妤被弃,作《怨歌行》以团扇自喻),比喻情感的变凉和爱情的终结,秋风一起,曾经恩爱的情谊便如被弃的扇子一样,再无人问津。

哲理思辨,感悟生命真谛

这类句子从秋天的物候变化中提炼出深刻的哲理,探讨自然规律、生命轮回和人生境界。

  1. 不觉初秋夜渐长,清风习习重凄凉。

    • 出处:唐·孟浩然《初秋》
    • 赏析:不经意间发现秋天的夜晚变长了,清凉的秋风带来了凄凉之感,这句诗捕捉了季节变换中最细微的感受,充满了对时光流逝的敏感。
  2. 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

    • 出处:唐·杜牧《秋夕》
    • 赏析:描绘了秋日山水的明净与色彩的层次感,既有霜的洁白,又有深红与浅黄交织的斑斓,展现了秋天成熟、绚烂而又清冷的一面。
  3. 秋日凄凄,百卉具腓。

    • 出处:《诗经·小雅·四月》
    • 赏析:出自最早的诗歌总集,简洁而有力地描绘了秋天的萧条景象,秋风凄凉,百花都已凋零,奠定了古代诗歌中悲秋的基调。
  4.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 出处:唐·刘禹锡《秋词》
    • 赏析:同样是刘禹锡的《秋词》,这句与“我言秋日胜春朝”呼应,一只白鹤冲破云霄,飞向晴空,极大地激发了诗人的豪情壮志,将秋天的意境从地面引向了广阔的天空。

描写秋天的名言警句,意境万千:

  • 有豪迈,如刘禹锡的“我言秋日胜春朝”;
  • 有绚烂,如杜牧的“霜叶红于二月花”;
  • 有壮阔,如王勃的“秋水共长天一色”;
  • 有悲凉,如杜甫的“万里悲秋常作客”;
  • 有哲理,如纳兰性德的“何事秋风悲画扇”。

这些千古名句,用最凝练的语言,捕捉了秋天的神韵,也寄托了人们最深沉的情感与思考。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