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词好句网

小班诗歌小尾巴今日更新?

  • 主题贴近生活:每个孩子对自己的身体都充满好奇,“尾巴”是他们会想象和讨论的有趣话题。
  • 语言简单重复:句式结构相似,朗朗上口,便于幼儿记忆和朗诵。
  • 内容生动形象:用孩子熟悉的动物尾巴做比喻,充满画面感。
  • 富有互动性:可以引导孩子边念边做动作,增加趣味性。

小班诗歌:小尾巴

(一)

小班诗歌小尾巴今日更新?-图1

我的屁股后面, 藏着一条小尾巴。 不是小兔子的尾巴短, 也不是小松鼠尾巴大。

(二)

我的屁股后面, 藏着一条小尾巴。 不是小孔雀尾巴美, 也不是小猴子尾巴滑。

(三)

我的屁股后面, 藏着一条小尾巴。 不是小壁虎尾巴会再生, 也不是小鳄鱼尾巴大。

(四)

哈哈,妈妈告诉我, 我的小尾巴在哪里? 原来,就是我的小屁股呀, 圆圆的,翘翘的,像个小傻瓜!


诗歌解析与教学建议

诗歌逐句解析

  • 第一、二节

    • 开头直接点题,用“藏着一条小尾巴”激发孩子的好奇心。
    • 连续用“不是小兔子...不是小松鼠...”的句式,通过否定孩子熟悉的动物尾巴,来制造悬念,引导他们思考:那我的尾巴到底是什么样的呢?
  • 第三节

    继续用“不是...不是...”的句式,引入了“小孔雀”和“小猴子”这两个形象更鲜明的动物,进一步加深悬念,把诗歌的趣味性推向高潮。

  • 第四节

    • 这是诗歌的“包袱”和“谜底”。“哈哈”一词带有揭晓答案的喜悦感。
    • “妈妈告诉我”让诗歌充满了温馨的亲子互动感。
    • 最后一句“原来,就是我的小屁股呀!”是点睛之笔,既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让孩子会心一笑。
    • “圆圆的,翘翘的,像个小傻瓜!”用非常可爱、拟人化的语言描述了小屁股的形态,充满了童真和爱意,让孩子觉得自己的身体部位是那么有趣和可爱。

教学活动建议

这首诗歌非常适合作为小班语言活动、音乐律动或身体认知活动的内容。

活动目标:

  • 认知:理解诗歌内容,知道“尾巴”是长在动物身体后面的,并能说出几种常见动物尾巴的特征。
  • 语言:能跟着老师有节奏地朗诵诗歌,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趣味。
  • 情感:通过活动,对自己的身体产生兴趣和喜爱,感受语言的快乐。

活动准备:

  • 物质准备
    • 动物图片或玩偶:兔子、松鼠、孔雀、猴子、壁虎、鳄鱼。
    • 一段轻快、活泼的背景音乐。
    • 可以准备一个小铃鼓或沙锤,用来打节奏。
  • 经验准备:幼儿对以上几种动物有初步的认识。

活动过程:

  • (1)导入:猜谜游戏,激发兴趣

    • 老师可以神秘地说:“我们班来了一群会走路的小动物,它们都有一样特别的东西,长在身体后面,摇来摇去,你们猜猜是什么?”(引导幼儿说出“尾巴”)
    • 出示动物图片,和孩子们一起讨论:“看,这是谁的尾巴?它是什么样子的?”(如:兔子的尾巴短,松鼠的尾巴大,孔雀的尾巴像扇子等)。
  • (2)欣赏与感知:教师完整朗诵

    • 教师用生动、有趣、带着神秘感的语气,完整地朗诵一遍诗歌。
    • 提问:“诗歌里的小朋友,他的尾巴藏在哪里了?它像小兔子、小松鼠的尾巴吗?”(引导幼儿回忆诗歌内容,感受“不是...不是...”的句式)。
  • (3)学习与理解:分段朗诵与互动

    • 分段学习:将诗歌分成四部分,带领幼儿一句一句地跟读,重点重复“不是...不是...”的句式,可以配上摇头或摆手的动作。
    • 动作创编:在朗诵到不同动物时,引导幼儿模仿动物的特征。
      • “小兔子尾巴短” -> 双手放在屁股后面,比划一个短短的。
      • “小松鼠尾巴大” -> 双手在身体两侧张开,像大尾巴一样。
      • “小孔雀尾巴美” -> 手指张开,像孔雀开屏一样扇一扇。
      • “小猴子尾巴滑” -> 一只手假装抓住自己的“尾巴”,做个鬼脸。
    • 揭晓谜底:朗诵到最后一节时,语气要变得欢快、惊喜,当说到“就是我的小屁股呀”时,老师可以轻轻拍一下自己的小屁股,引导孩子们也一起拍拍自己的小屁股。
  • (4)朗诵与表演:配乐朗诵

    • 播放轻快的背景音乐。
    • 带领幼儿边念诗歌边做动作,鼓励他们大胆、自信地表演。
    • 可以分成两组,一组朗诵,一组做动作,然后交换。
  • (5)结束与延伸

    • 谈话活动:“除了小屁股,我们身体上还有哪些可爱的地方呢?”(引导幼儿说说自己的小手、小脚、眼睛、鼻子等)。
    • 美工活动:“请小朋友画一画自己可爱的小尾巴(小屁股)吧!”
    • 家园共育:可以把诗歌分享给家长,鼓励家长在家和孩子一起玩“找尾巴”的游戏,增进亲子互动。

这首《小尾巴》诗歌,简单、有趣、又充满爱意,是小班幼儿语言发展的绝佳素材,希望您和孩子们都能喜欢!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