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名言题的主要考查形式
中考名言题主要分为以下四种类型,难度和侧重点各不相同。

情境默写题(基础型)
这是最传统、最基础的题型,给出特定的语境或提示,要求填写出相应的名言名句。
【例题】
- 当你看到同学因取得一点成绩而骄傲自满时,你可以用《<论语>十二章》中的“”来劝诫他,要谦虚好学。
- 王湾在《次北固山下》中描写时序交替、蕴含自然理趣的诗句是:“”。
- 面对人生的困境和挫折,李白在《行路难》中用“”表达了乐观豪迈、积极进取的信念。
【解题技巧】
- 抓关键词:圈出题目中的关键词,如“劝诫谦虚”、“时序交替”、“困境与信念”。
- 联想范围:根据关键词,联想相关的课文、作者或主题。
- 精准记忆:在脑海中“检索”并准确写出对应的句子,注意字形、字序、语气助词(如“之、乎、者、也、矣、焉、哉”)不能写错。
理解运用题(能力型)
这是中考的重点和难点,它不要求你“默写”,而是要求你“理解”并“运用”名言来分析问题、阐述观点。
【例题】
-
阅读理解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文段略,讲述了一个关于“勤学”或“坚持”的故事) 请结合《送东阳马生序》中“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这句话,谈谈你对主人公精神品质的理解。
-
语言运用题:学校开展“诚信”主题活动,请你从以下名言中任选一句,围绕“诚信”主题写一段话。
- 言不信者,行不果。 ——《墨子》
-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论语》
【解题技巧】
- 理解名言内涵:首先要彻底弄清楚这句名言的字面意思和深层含义是什么,以中有足乐者”,字面是“因为内心有足以快乐的事”,深层指的是精神上的富足和追求超越了物质享受。
- 建立联系:将名言的内涵与文段内容、社会现象或活动主题建立逻辑联系,分析主人公的行为体现了哪句名言的哪种精神。
- 组织语言:用清晰、流畅的语言进行阐述,结构可以是:“(名言)意思是……,主人公……的行为/精神正是对这句话的最好诠释,他告诉我们……”,对于语言运用题,要围绕主题,用名言作为观点或引子,展开论述。
材料探究题(综合型)
会提供一段或多段材料(文字、图表等),要求你从中提炼观点,并用恰当的名言来支撑你的观点。
【例题】
袁隆平院士一生致力于杂交水稻研究,他说:“我梦见水稻长得有高粱那么高,穗子像扫把那么长,颗粒像花生那么大,而我则和助手坐在稻穗下乘凉。” 材料二: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樊锦诗扎根大漠五十余载,用一生守护莫高窟,她说:“躺平一下不难,但躺平之后,你可能再也起不来了。”
问题:结合以上两则材料,谈谈你对“梦想与坚守”的认识,并引用一句名言来佐证你的观点。
【解题技巧】
- 提炼材料主旨:快速阅读材料,概括每则材料的核心思想,材料一讲的是“梦想与追求”,材料二讲的是“坚守与奉献”。
- 整合观点:将材料的主旨进行整合,形成自己的中心论点。“实现伟大的梦想,不仅需要远大的志向,更需要脚踏实地的坚守。”
- 匹配名言:从你的知识库中,寻找一句最能精准、有力地支撑你中心论点的名言,这句名言可以是关于“志向”、“奋斗”、“坚持”、“奉献”等主题的。
- 阐述论证:先亮出名言,然后解释名言,最后将名言与材料内容相结合,进行论证。“正如……所说:‘……’,这句话深刻地揭示了……,袁隆平院士心怀‘禾下乘凉梦’,正是对梦想的执着;樊锦诗先生坚守大漠,正是对初心的无悔,他们的共同之处,在于……”
作文题(升华型)
在作文中恰当引用名言,是提升文章档次、增强说服力和文采的重要手段。
【例题】《那一次,我选择了__》
【运用技巧】
- 开头引题:用一句名言引出文章主题,奠定基调。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人生路上,我们总会面临无数个十字路口,那一次,我选择了坚持。
- 中间论证:在论述分论点时,引用名言作为理论论据,增强说服力。
古人云:“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学习任何一项技能,都不能一蹴而就,就像我练习书法,从横平竖开始,日复一日,才终见成效。
- 结尾升华:用一句名言总结全文,升华主旨,引人深思。
陶渊明曾说:“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那一次的选择,让我明白了时间的宝贵,也让我懂得了唯有珍惜当下,方能不负韶华。
备考策略与建议
- 回归课本,夯实基础:中考名言70%以上来自课本(古诗文、名著导读、课后“读读写写”等),务必把课本上的所有名言名句过关,做到“会背、会写、懂意”。
- 分类整理,构建体系:不要零散地记,将名言按主题进行归类,如:
- 爱国情怀: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 理想信念: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 学习态度: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 个人修养: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 惜时奋斗: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这样在考场上遇到相关主题,就能快速“调取”。
- 关注拓展,适度积累:除了课本,也要适度积累一些流传广泛、寓意深刻的课外名言,如鲁迅、毛泽东、外国名人等的话,这能在理解运用和材料探究题中让你脱颖而出。
- 学以致用,勤于练笔:准备一个“名言本”,每天积累几句,并尝试用它们造句或写一段话,每周写一篇小作文,有意识地运用积累的名言,熟能生巧,运用多了,自然得心应手。
- 理解语境,避免张冠李戴:这是名言题的大忌,一定要在理解具体语境的基础上选用名言,劝人用“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而描述景色用“落霞与孤鹜齐飞”就不合适。
精选名言分类集锦(供备考参考)
| 主题类别 | 名言警句 | 出处/作者 |
|---|---|---|
| 爱国奉献 |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 文天祥《过零丁洋》 |
|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 范仲淹《岳阳楼记》 | |
|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 谭嗣同 | |
| 理想信念 |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 李白《行路难》 |
|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 屈原《离骚》 | |
| 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理想是火,点燃熄灭的灯。 | 流沙河《理想》 | |
| 惜时奋斗 |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 《汉乐府·长歌行》 |
|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 岳飞《满江红》 | |
|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