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词好句网

红楼梦最长诗词词赋竟是哪首?最新研究揭秘!

在《红楼梦》的诗词歌赋中,篇幅最长、结构最宏大、也最著名的,无疑是《红楼梦》第五回中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时,看到的“金陵十二钗正册”和“副册”、“又副册”中的判词以及最终听到的《红楼梦十二支曲》。

红楼梦最长诗词词赋竟是哪首?最新研究揭秘!-图1

如果严格从“一首完整的、独立的诗词”这个角度来衡量,那么最长的无疑是《葬花吟》

下面我将从两个层面为您详细解答:


单篇独立诗词之最——《葬花吟》

毫无疑问,《葬花吟》是《红楼梦》中篇幅最长、情感最浓烈、也最具代表性的诗歌。

  • 位置:第二十七回 滴翠亭杨妃戏彩蝶 埋香冢飞燕泣残红
  • 作者:林黛玉
  • 篇幅:全诗长达52句,共计722字(按现代汉语计算)。
  • 内容概述: 这首诗是林黛玉在看到落花飘零、联想到自己身世飘零后所作,她手把花锄,肩扛花囊,将落花小心翼翼地收起,为它们筑起“花冢”,并吟诵此诗。 诗中,黛玉以花自比,抒发了自己对美好事物(青春、爱情、生命)即将逝去的无限哀伤和无力挽留的悲叹,她质问苍天,“天尽头,何处是香丘?”;她担忧自己的未来,“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她更发出了“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的誓言,表明自己宁死也不愿被世俗玷污的高洁品格。
  • 为何最长也最重要
    1. 情感深度:它不仅是黛玉个人命运的悲歌,更是整部小说“千红一哭,万艳同悲”主题的集中体现。
    2. 象征意义:“花”象征着书中的美丽女子,也象征着她们的青春和命运。“葬花”这一行为,象征着对美好事物被毁灭的哀悼和反抗。
    3. 人物塑造:完美地塑造了林黛玉多愁善感、才情横溢、孤高自许、敏感细腻的典型形象。

系列组诗之最——《红楼梦十二支曲》

如果说《葬花吟》是单篇冠军,红楼梦十二支曲》则是一个结构完整、内容宏大的系列组诗,其总篇幅和艺术成就同样无与伦比。

  • 位置:第五回 游幻境指迷十二钗 饮仙醪曲演红楼梦
  • 作者:作者曹雪芹借“警幻仙子”之口演唱,用以预示金陵十二钗等主要女性的悲剧命运。
  • 构成:它由12首独立的曲子组成,外加一首开场曲《红楼梦引子》和一首收尾曲《飞鸟各投林》,总计14首。
    • 十二支曲分别是:
      1. 《终身误》
      2. 《枉凝眉》
      3. 《恨无常》
      4. 《分骨肉》
      5. 《乐中悲》
      6. 《世难容》
      7. 《喜冤家》
      8. 《虚花悟》
      9. 《聪明累》
      10. 《留余庆》
      11. 《晚韶华》
      12. 《好事终》
    • 引子:《红楼梦引子》
    • 收尾:《飞鸟各投林》
  • 篇幅:14首曲子加起来,总字数远超《葬花吟》,是《红楼梦》中所有诗词中篇幅最庞大的一个整体。
  • 内容概述: 这组曲子是小说的“大纲”和“谶语”,每一首都对应一个或一群主要女性角色,精准地预示了她们最终的悲剧结局。
    • 《终身误》写贾宝玉与薛宝钗的“金玉良缘”是错误的,他真正爱的是林黛玉。
    • 《枉凝眉》直接点出宝黛爱情的悲剧,是“枉自嗟呀,空劳牵挂”。
    • 《飞鸟各投林》作为总括,以“为官的,家业凋零;富贵的,金银散尽……”开篇,总结了书中所有家族和人物的最终下场,呼应了小说开篇的“好了歌”。
  • 为何重要
    1. 总纲作用:它是理解整部小说人物命运和主题思想的关键钥匙。
    2. 结构宏大:从个体命运到家族兴衰,从爱情悲剧到人生无常,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悲剧叙事体系。
    3. 艺术成就:曲词语言优美,情感深沉,将古典戏曲的叙事性与诗词的抒情性完美结合。

总结对比

作品名称 类型 篇幅 位置 核心作用
《葬花吟》 单篇抒情长诗 52句,722字 第二十七回 集中抒发林黛玉的个人悲剧情感,是“千红一哭”的缩影。
《红楼梦十二支曲》 系列叙事组诗 14首,总字数远超《葬花吟》 第五回 预示金陵十二钗及主要人物的命运总纲,是全书悲剧结构的蓝图。
  • 单篇独立作品来看,《葬花吟》毫无疑问是《红楼梦》中最长的诗歌。
  • 系列组诗的整体体量来看,《红楼梦十二支曲》是篇幅最庞大、结构最完整的诗词组曲,其重要性甚至超过单篇作品。

两者都是《红楼梦》诗词艺术的巅峰之作,共同构成了这部伟大小说不可或缺的文学与思想内核。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