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词好句网

武则天水能载舟名言,在当下职场还有现实意义吗?

以下是武则天一些流传最广、最具代表性的名言,并附上背景和解读:

武则天水能载舟名言,在当下职场还有现实意义吗?-图1

彰显皇权与自信(最著名)

“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 出处:这是武则天为自己陵墓“乾陵”所立的“无字碑”上,后人根据其功绩总结的评语,常被后人引用来形容她的历史功绩。
  • 解读
    • 政启开元:指的是她的政治方略开启了后来的“开元盛世”(唐玄宗时期),她在位期间,善于用人,不拘一格,破格提拔了狄仁杰、姚崇、宋璟等一批名臣,为“开元之治”储备了大量人才。
    • 治宏贞观:指的是她的治国成就继承了并超越了唐太宗的“贞观之治”,她继续推行均田制和租庸调制,重视农业生产,使得社会经济在贞观之治的基础上继续发展,人口也大幅增加。
    • 这句话高度概括了武则天在唐朝历史上的承前启后作用,肯定了其文治武功。

“此宫中一物,今以赐卿。”

  • 出处:《资治通鉴》等史书记载。
  • 背景:武则天在称帝前后,为了打击反对她掌权的李唐宗室和元老重臣,任用了来俊臣、周兴等酷吏,有一次,酷吏周兴审问一位官员,找不到罪证,便向武则天请示,武则天便派人给周兴送去一份“礼物”,并附上了这句话。
  • 解读
    • 表面意思是:“这是宫里的一件东西,现在赏赐给你。”
    • 送去的“礼物”是一份周兴自己曾经用来逼供别人的“请君入瓮”的罪状文书,这句话的潜台词是:“你曾经用来害人的方法,现在要用在你自己身上了。” 这句话充满了皇权的威严和冷酷,体现了武则天驾驭酷吏、巩固统治的铁腕手段。

“试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谁家之天下!”

  • 出处:骆宾王《为徐敬业讨武曌檄》。
  • 背景:这是骆宾王为徐敬业(李唐宗室后裔)起兵反对武则天所写的檄文中的名句,虽然这句话并非武则天本人所说,但它精准地描绘了武则天当时所面临的巨大挑战和她所拥有的雄心壮志。
  • 解读
    • 意思是:“看看今天的天下,到底是谁的天下!”
    • 这句话充满了挑战和火药味,意在号召天下人起来反抗武则天,颠覆她的统治,武则天在看到这篇檄文时,非但没有被激怒,反而对骆宾王的文采大加赞赏,说:“宰相安得失此人?”(宰相怎么能把这样的人才给漏掉了呢?)这件事也从侧面反映了武则天的自信和气度。

用人之道与治国智慧

“为官择人,唯才是与,不问出身,不避仇雠。”

  • 出处:史书记载的用人原则。
  • 解读
    • 这是武则天选拔官员的核心思想,她不看重官员的门第出身(不问出身),也不在乎是否与自己有私人恩怨(不避仇雠),唯一的标准就是才能(唯才是与)。
    • 她提拔的狄仁杰,在早年曾反对她,但她不计前嫌,依然委以重任,最终成就了一代名相,这种海纳百川、唯才是举的胸襟,是她能够成功治理国家的重要原因。

“身带沉疴,死在旦夕,然而忍死,待见贤人。”

  • 出处:《资治通鉴》记载,武则天晚年病重时,面对大臣张柬之等人发动的“神龙政变”,对宰相崔玄暐说的一句话。
  • 解读
    • 意思是:“我身患重病,随时可能死去,但我之所以还忍着不死,就是想等到(你们)这些贤能的人(来辅佐)。”
    • 这句话在政变兵临城下的背景下说出,显得意味深长,有人认为这是她面对现实时的无奈和妥协;也有人认为这是她作为一位老练政治家的最后姿态,试图以一种体面的方式结束自己的统治,并将政权平稳地交还给李唐,它反映了武则天晚年对国家未来的忧虑和一丝不甘。

个人情感与宗教信仰

“看朱成碧思纷纷,憔悴支离为忆君,不信比来长下泪,开箱验取石榴裙。”

  • 出处:《如意娘》,武则天在感业寺为尼时所作。
  • 背景:这首诗是武则天年轻时在感业寺削发为尼,思念唐高宗李治而作。
  • 解读
    • 看朱成碧:意思是把红色看成绿色,形容因思念过度而精神恍惚,眼花缭乱。
    • 石榴裙:当时女子喜爱的红色裙子。
    • 整首诗情感真挚,生动地描绘了一位深宫女子在失意、孤独中对爱情的渴望和思念,这首诗与后来那个杀伐决断的女皇帝形象形成了巨大反差,让我们看到了她柔情的一面。

武则天的名言,既有“唯才是举”的宽广胸襟,也有“请君入瓮”的冷酷无情;既有“试看今日之域中”的雄心壮志,也有“开箱验取石榴裙”的儿女情长,这些话语共同塑造了一个立体、复杂、充满争议却又极具魅力的历史人物形象,她的一生,本身就是一部充满传奇的“名言”。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