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词好句网

宽容名言过时了吗?当下社会还需践行吗?

经典智慧类 (强调宽容的境界与智慧)

  1.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宽容名言过时了吗?当下社会还需践行吗?-图1

    • 出处:林则徐
    • 释义:大海因为能容纳千百条河流,所以才无比广阔;悬崖绝壁因为没有什么欲望,所以才刚强不屈,这句话将宽容比作大海的容量,是君子应具备的博大胸怀。
  2. 君子量不极,胸吞百川流。

    • 出处:唐代·孟郊
    • 释义:有德行的人气度宏大,心胸像能容纳千百条河流一样宽广,强调了君子应具备的包容万象的气魄。
  3. 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

    • 出处:李斯《谏逐客书》
    • 释义:泰山不排斥每一粒土壤,所以能成就它的高大;江河大海不拒绝细小的水流,所以能成就它的深邃,比喻要成就大事业,就必须有宽广的胸襟,能够接纳各种人和事。
  4. 仁者爱万物。

    • 出处:《庄子·天道》
    • 释义:有仁德的人,他的爱是广博的,能包容世间万物,这是从哲学和道德层面,将宽容提升到了“仁”的高度。

西方哲思类 (强调宽容的理性与自由)

  1. 生气,是拿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

    • 出处:康德 (Immanuel Kant)
    • 释义:这句名言深刻地指出了宽容对于自身的重要性,宽容他人,最终解脱的是自己,让心灵免于愤怒的煎熬。
  2. 宽容要么是人性,要么是伪装,因为它很容易转变为冷淡。

    • 出处:乔治·戈登·拜伦 (Lord Byron)
    • 释义:这句话辩证地看待宽容,提醒我们真正的宽容源于内心的善意,而非表面的敷衍或冷漠。
  3. 我们不能仅靠对敌人的慈悲来生活,但我们的文明标志在于我们对待敌人的方式。

    • 出处:温斯顿·丘吉尔 (Winston Churchill)
    • 释义:这句话将宽容与社会文明联系起来,指出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体现在它如何对待与自己意见相左甚至对立的人。
  4. 宽容不是道德上的妥协,而是认识到人性的复杂和多样。

    • 释义:这句现代阐释的观点认为,宽容并非无原则地退让,而是一种深刻的理解,即承认世界并非非黑即白,每个人都有其存在的背景和原因。

实用处世类 (强调宽容在人际关系中的作用)

  1.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 出处:《大戴礼记·子张问入官》
    • 释义:水如果太清澈,里面就养不活鱼;人如果对别人要求太苛刻,就没有人愿意追随他,劝诫人们在人际交往中要适当糊涂,懂得包容他人的小缺点。
  2. 宽恕他人,就是解放自己。

    • 释义:这句通俗而富有哲理的话点明了宽容的核心益处——它不是为了对方,而是为了让自己从怨恨和痛苦的枷锁中解脱出来,获得内心的平静与自由。
  3. 记人之长,忘人之短。

    • 释义:这是一种非常实用的宽容法则,多记住别人的优点,多忘记别人的缺点,人际关系自然会和谐融洽。
  4. 不责人小过,不发人阴私,不念人旧恶。

    • 出处:《菜根谭》
    • 释义:不指责别人犯的小错误,不揭发别人隐私的短处,不老是计较别人过去的恩怨,这是中国传统处世智慧中关于宽容的具体行为准则。

宗教与信仰类 (强调宽容的神圣与慈悲)

  1. 有人打你的右脸,连左脸也转过来由他打。

    • 出处:《圣经·新约》
    • 释义:这是基督教中关于宽容与忍耐最著名的教诲,体现了极致的宽容和以德报怨的精神。
  2. 慈悲是最好的武器。

    • 出处:圣雄甘地 (Mahatma Gandhi)
    • 释义:甘地认为,宽容和慈悲比任何暴力或仇恨都更有力量,能够感化人心,化解冲突。
  3. 原谅他人七十个七次。

    • 出处:《圣经·新约》
    • 释义:耶稣的门徒问他需要原谅别人多少次,他回答说“不是七次,乃是七十个七次”,意指要无限次地、无条件地宽容他人。
  4. 以德报怨,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 出处:《论语·宪问》
    • 释义:孔子的话更为辩证,他认为,如果用恩德来回报怨恨,那用什么来回报恩德呢?应该用正直(公正、理性)来回应怨恨,用恩德来回报恩德,这是一种有原则、有智慧的宽容,而非无底线的退让。

希望这些名言能给您带来启发!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