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警句(言简意赅,发人深省)
-
我们不是从祖先那里继承了地球,而是向子孙后代借用的。

—— 美国原住民谚语 (This is a very famous and powerful concept, often attributed to various Native American tribes.)
-
大自然不需要人类,人类需要大自然。
—— 蕾切尔·卡森 (Rachel Carson), 现代环境保护运动之母
-
地球能满足人类的需要,但满足不了人类的贪婪。
—— 圣雄甘地 (Mahatma Gandhi)
-
人类是自然之子,而非自然之主。
A classic ecological principle.
-
不要等到失去了,才懂得珍惜。
这句话虽非专指环境,但完美适用于我们对待自然的态度。
哲思与责任(强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类的责任)
-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 老子 (Laozi), 《道德经》 解读:人效法大地,大地效法天空,天空效法大道,大道效法自然,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朴素生态观。
-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 苏轼 (Su Shi), 《前赤壁赋》 解读:个人在宇宙和自然面前是何其渺小,提醒我们应怀有敬畏之心。
-
我们只有一个地球。
—— 常见的环保宣传语,强调了地球家园的唯一性和宝贵性。
-
保护环境,就是保护我们自己。
—— 直接点明了环境保护与人类生存的紧密联系。
-
你不需要做大事,但必须开始做一些事。
—— 甘地 (Mahatma Gandhi) 的另一名言,常被用于鼓励人们从身边小事做起参与环保。
行动与未来(号召立即行动,着眼长远未来)
-
播下一个行动,你将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你将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你将收获一种命运。
—— 威廉·詹姆斯 (William James) 解读:环保行为始于微小的日常选择,最终将决定地球和我们自己的未来。
-
我们不能等待自然的恩赐,我们应该向自然索取。
—— 米丘林 (Michurin), 苏联生物学家 解读:这里的“索取”并非掠夺,而是指通过科学和努力,主动地、可持续地从自然中获取资源,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
-
地球能满足人类的需要,但满足不了人类的贪婪。
—— 圣雄甘地 (Mahatma Gandhi) (再次强调,因为它极具分量) 解读:区分了“需要”和“贪婪”,警示人类要节制欲望,追求可持续的发展。
-
今天的浪费,明天的匮乏。
A common proverb highlighting the consequences of overconsumption.
-
拯救地球,就是拯救未来。
A powerful call to action, linking present efforts to the well-being of future generations.
中国古代智慧中的环保思想
-
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 孟子 (Mencius), 《孟子·梁惠王上》 解读:如果按照合适的时间(草木凋零时)进入山林砍伐木材,木材就会用不完,这是世界上最早、最朴素的“可持续发展”思想之一。
-
不涸泽而渔,不焚林而猎。
—— 《淮南子·主术训》 解读:不排干池水捕鱼,不烧毁森林打猎,告诫人们不能只顾眼前利益,而要为长远发展考虑,要保护生态平衡。
-
天不言而四时行,地不语而百物生。
—— 李白 (Li Bai), 《日出入行》 解读:大自然默默地运行着,创造了万物,表达了对自然伟力的敬畏和赞美。
-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 《朱子家训》 解读:一粥一饭,都应当想到它来得不容易;半根丝线,都要常念物力生产的艰难,这体现了珍惜资源、物尽其用的传统美德。
现代环保格言(更具时代感)
-
思考全球,行动本地。
"Think Globally, Act Locally." A classic slogan for the environmental movement.
-
减少,再利用,回收。
"Reduce, Reuse, Recycle." The three Rs of environmentalism.
-
你的碳足迹,是你留给世界的印记。
A modern phrase that makes the concept of carbon emissions personal and impactful.
-
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
虽然最初针对野生动物保护,但其核心思想——消费行为决定供给——也适用于所有环境问题。
希望这些名言能激励您和更多人一起,为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而努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