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择友”的名言警句非常多,它们从不同角度阐述了朋友的重要性、如何选择朋友以及如何维系友谊,以下是一些经典且广为流传的择友名言,并按主题进行了分类,希望能对您有所启发。

择友的重要性:朋友如镜,影响一生
这类名言强调了朋友对个人品德、成长和命运的深远影响。
-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 出处:晋·傅玄《太子少箴》
- 释义:靠近朱砂的东西会变红,靠近墨的东西会变黑,比喻接近好人可以使人变好,接近坏人可以使人变坏,这是关于择友最经典、最直白的告诫。
-
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
- 出处:孔子(一说孔子弟子)
- 释义:和品德高尚的人在一起,就像进入了满是芝兰的屋子,时间久了虽然闻不到香味,但自己已经变得芬芳;和品行不端的人在一起,就像进入了卖咸鱼的店铺,时间久了虽然闻不到臭味,但自己也变得腥臭了,形象地说明了环境和朋友对人的潜移默化作用。
-
道义相砥,过失相规,畏友也;缓急可共,死生可托,密友也;甘言如饴,游戏征逐,昵友也;利则相攘,患则相倾,贼友也。
- 出处:苏浚《鸡鸣偶记》
- 释义:这段话将朋友分为四类:能以道义互相砥砺、能指出对方过失的,是“畏友”(能让你敬畏的朋友);在危急时可以依靠、在生死关头可以托付的,是“密友”(亲密的朋友);只会说甜言蜜语、一起吃喝玩乐的,是“昵友”(亲近但无益的朋友);有利可图时互相争夺,有祸患时就互相倾轧的,是“贼友”(有害的朋友),深刻地揭示了朋友的不同层次和质量。
如何择友:观其行,听其言
这类名言提供了具体的选择朋友的标准和方法,强调通过观察对方的言行和品德来判断。
-
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 出处:《论语·季氏》
- 释义:有益的朋友有三种,有害的朋友也有三种,与正直的人交朋友,与诚信的人交朋友,与见闻广博的人交朋友,这是有益的,与谄媚逢迎的人交朋友,与表面和善而内心刻薄的人交朋友,与花言巧语的人交朋友,这是有害的,这是孔子提出的择友“三益三损”原则,至今仍是金科玉律。
-
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
- 出处:《论语·为政》
- 释义:(要了解一个人)看他做事的动机,观察他所走的道路,考察他心安于什么,这个人(的品行)怎么能隐藏得了呢?教导我们如何通过深入观察一个人的行为、动机和内心状态来识人。
-
以势交者,势倾则绝;以利交者,利穷则散。
- 出处:王通
- 释义:基于权势而结交的朋友,一旦权势丧失,交情就会断绝;基于利益而结交的朋友,一旦利益耗尽,关系就会离散,告诫我们不要选择那些只看重权势和利益的酒肉朋友。
-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 出处:元·无名氏《争报恩》
- 释义:路途遥远才能知道马的力气大小,日子长了才能看出人心的好坏,真正的朋友需要时间来考验,一时的热情不代表永恒的友谊。
择友的标准:德行为本,志同道合
这类名言强调了选择朋友时,品德和共同的志向是比外表、财富更重要的标准。
-
以财交者,财尽则交绝;以色交者,华落而爱渝。
- 出处:战国·《战国策》
- 释义:用金钱建立交情,金钱用完了交情就断绝了;用美色建立爱情,容颜衰老了爱情就改变了,与上一条类似,强调了物质基础的友谊是脆弱的。
-
友也者,友其德也。
- 出处:《孟子·万章下》
- 释义:交朋友,是看重对方的品德,这是儒家交友观的核心,即交友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共同提升道德修养。
-
同德则同心,同心则同志。
- 出处:《国语·晋语》
- 释义:品德相同就能心意相通,心意相通就能志向一致,真正的友谊建立在共同的价值观和人生追求之上。
择友的警示:交友不慎,后患无穷
这类名言以反面教材的形式,告诫人们交友不慎的严重后果。
-
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
- (这条名言在第一类已出现,但其警示作用同样强烈,故再次引用。)
- 释义:和品行不端的人待久了,自己也会不知不觉地受到沾染,变得和对方一样,这是对“近墨者黑”最生动的描述。
-
交不费,则易绝;心不诚,则难久。
- 出处:宋·司马光
- 释义:建立友谊如果不用心付出,就很容易断绝;如果内心不真诚,就难以长久,强调了用心和真诚是维系友谊的基础,也是择友时对方应具备的品质。
这些名言警句共同指向了一个核心思想:选择朋友,就是选择一种生活方式和人生方向。 我们应当:
- 以德为友:选择品德正直、诚信可靠的人。
- 以益为友:选择能促进我们成长、指出我们过错的人。
- 以志为友:选择志同道合、能共同追求理想的人。
- 以诚为友:用真诚去对待朋友,也用真诚去筛选朋友。
希望这些智慧的话语能帮助您在人生旅途中,结交到真正有益于您的好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