忧国忧民,心系天下
这类诗句最能体现杜甫沉郁顿挫的风格和他作为“诗圣”的博大胸怀。

-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 出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 赏析:这是杜甫最著名的“推己及人”的典范,自己茅屋被毁,在风雨飘摇中,想到的不是自身的苦难,而是天下所有贫寒读书人的住所,这种由小我到大我,由个人到天下的博大胸襟,感人至深。
-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 出处:《春望》
- 赏析:开篇即景,却意境全出。“国破”与“山河在”形成强烈对比,昔日的繁华都城,如今只剩下荒芜的草木,短短十个字,写尽了安史之乱后长安城的残破景象和诗人内心的沉痛。
-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 出处:《春望》
- 赏析:移情于景,情景交融,诗人因感伤时局,看到盛开的花也不禁落泪;因怨恨离别,听到鸟儿的鸣叫也感到心惊,将内心的悲苦投射到外界景物上,写尽了战乱中人们的普遍心境。
-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 出处:《春望》
- 赏析:在战火连绵、音讯隔绝的岁月里,一封家信的珍贵程度甚至超过万两黄金,这句诗生动地写出了战乱年代人们对亲情的极度渴望和通讯的艰难。
-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 出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 赏析:此诗被称为杜甫“生平第一快诗”,官军收复失地的消息传来,压抑已久的情感瞬间爆发,诗人想象着在晴朗的日子里放声高歌、开怀畅饮,趁着明媚的春光返回故乡,诗句一扫沉郁,充满了狂喜和激动。
写景状物,意境高远
杜甫是写景大师,他的景物描写往往融入了深沉的情感和哲理。
-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 出处:《旅夜书怀》
- 赏析:描绘了一幅壮阔无垠的夜景图,星空低垂,原野辽阔;月光随波涌动,大江滚滚东流,此景雄浑壮丽,反衬出诗人个体身世的渺小与孤独,意境极为深远。
-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 出处:《望岳》
- 赏析:青年杜甫的豪情壮志,登上泰山的顶峰,俯瞰群山,都显得那么渺小,这句诗不仅是写登山的感受,更象征着诗人不畏艰难、勇攀高峰、俯瞰一切的雄心与抱负。
-
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
- 出处:《水楹遣心二首·其一》
- 赏析:捕捉了春日里最细腻生动的瞬间,细雨中,鱼儿欢快地游到水面;微风中,燕子轻盈地斜飞掠过,对仗工整,观察入微,充满了生活气息和宁静之美。
-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 出处:《绝句四首·其三》
- 赏析:一幅色彩明丽、动静结合的春日画卷,黄、翠、白、青,四种颜色鲜明亮丽;黄鹂鸣叫(静中有动),白鹭飞翔(动中有静),构成了一派生机勃勃的和谐景象。
咏怀抒情,感慨人生
这类诗句深刻地反映了杜甫对人生、岁月、友情的思考。
-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 出处:《登高》
- 赏析:被誉为“古今独步”的千古名句,上句写山景,落叶无边,萧萧而下;下句写水势,长江不尽,滚滚而来,一“下”一“来”,一“萧萧”一“滚滚”,对仗精妙,气势磅礴,将诗人面对天地永恒、人生易老的苍凉感慨表现得淋漓尽致。
-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 出处:《登高》
- 赏析:此句浓缩了诗人一生的悲苦。“万里”与“百年”的空间与时间对仗,“悲秋”与“多病”的情感与身体对仗,“常作客”与“独登台”的状态与行动对仗,十四个字,写尽了诗人漂泊异乡、年老多病、孤独登高的无限悲凉。
-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 出处:《月夜忆舍弟》
- 赏析:看似写景,实则抒情,因为今天是白露节气,所以觉得今夜的露水格外白;因为思念故乡,所以觉得故乡的月亮格外明亮,这种主观感受的写法,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对兄弟和故乡的深切思念。
-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 出处:《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 赏析:这是杜甫对自己治学经验的总结,也是对后世文人影响极大的名言,只有广泛阅读,深入钻研,写作时才能文思泉涌,如有神助。
友情赠答,真挚感人
杜甫与李白的友谊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佳话,他的赠友诗同样情真意切。
-
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
- 出处:《梦李白二首·其二》
- 赏析:这是对李白遭遇的深切同情,京城里的达官贵人车马冠盖云集,而才华横溢的你,却独自一人如此憔悴!两句对比鲜明,充满了对友人命运不公的愤懑与担忧。
-
故人入我梦,明我长相忆。
- 出处:《梦李白二首·其一》
- 赏析:写梦李白,情感真挚,老朋友你来到我的梦中,这正是我长久思念你的证明,诗句朴素自然,却将朋友间的深厚情谊表达得感人至深。
杜甫的名句之所以能流传千古,在于他“沉郁顿挫”的风格,将个人的不幸与国家的命运、人民的疾苦紧密相连,他的诗歌不仅是文学的艺术,更是历史的见证和人格的丰碑,每一句都值得我们细细品味,感受那份穿越时空的深沉情感与伟大人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