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词好句网

傲慢与偏见名句为何百年后仍戳中人心?

关于婚姻与金钱(最著名的开篇)

这些句子奠定了全书的基调,深刻揭示了19世纪英国的社会现实:婚姻往往与经济利益紧密相连。

傲慢与偏见名句为何百年后仍戳中人心?-图1

"凡是有钱的单身汉,总想娶位太太,这已经成了一条举世公认的真理。"

  • 解读:这是全书最著名的第一句话,它以一种讽刺、冷静的口吻,道出了当时社会一个不争的事实,婚姻对于女性而言,不仅是情感的归宿,更是经济保障和社会地位的提升,这句话充满了反讽意味,暗示了“真理”背后的世俗与功利。

"我嫁人不是为了钱,而是为了金钱以外的所有东西。"

  • 解读:这是夏洛特·卢卡斯对伊丽莎白说的话,她清醒地认识到,没有经济基础的婚姻是脆弱的,因此她接受了柯林斯先生的求婚,并非出于爱情,而是为了寻求安稳的生活,这代表了当时许多女性务实甚至无奈的选择。

"我只要求一个家,一个舒适的家,并考虑对方的财产是否足以赡养我,至于他本人的性格如何,我倒不太在乎。"

  • 解读:同样是夏洛特的婚姻观,她更看重的是婚姻的“实用性”,而非浪漫的情感,这反映了当时女性在社会中的被动地位,她们需要通过婚姻来获得生存的资本。

关于傲慢与偏见(核心主题)

这些句子直接点明了书名,并深刻剖析了这两种人性弱点如何影响人们的判断和关系。

"虚荣和骄傲是两种不同的东西,尽管一个骄傲的人可能也虚荣,但一个虚荣的人却未必骄傲。"

  • 解读:这是伊丽莎白对达西的评价,她认为,达西的“骄傲”源于他内心的优越感和阶级自信,是内在的;而“虚荣”则更多是外在的、渴望得到他人赞赏的表现,奥斯汀通过伊丽莎白的观察,引导读者去区分和思考这两种不同的人性特质。

"虚荣与骄傲是两种不同的东西,尽管常被混为一谈,一个人可能骄傲但不虚荣……骄傲是对自身价值的过度肯定,而虚荣则是对他人对自己的评价的过度渴求。"

  • 解读:这是达西在信中为自己辩解时说的话,他承认自己骄傲,但否认自己虚荣,这封信是小说的重要转折点,它让伊丽莎白(以及读者)开始重新审视达西,理解他行为背后的原因,并纠正了自己对他的偏见。

"我以前从未这么想过,可事实确实如此,一个骄傲的人,总是会有一些让人看不起的地方。"

  • 解读:这是伊丽莎白在读了达西的信后,发自内心的反思,她意识到自己也曾因为偏见而“骄傲”地妄下定论,伤害了达西,这句话标志着她个人成长的关键一步。

关于爱情与情感

这些句子描绘了书中不同层次的爱情观,从激情到理智,从冲动到成熟。

"我怎能忘记你呢?你让我对自己的看法都改变了。"

  • 解读:这是达西第二次向伊丽莎白求婚时说的话,与第一次充满傲慢的求婚不同,此时的他放下了身段,真诚地表达了自己对伊丽莎白的深情以及她带给他的改变,这句话充满了真挚的情感和谦卑。

"我早就下了决心,要对你讲真话,哪怕我的灵魂会因此万劫不复……我对你一片痴情,忍了又忍,可怎么也忍不下去。"

  • 解读:同样是达西的求婚词,充满了挣扎、痛苦和无法抑制的爱意,这展现了他性格中激烈、真诚的一面,也解释了他为何第一次会求婚失败——他无法控制自己的情感,也无法掩饰对伊丽莎白家庭背景的轻视。

"要是我将内心的感觉压抑下去,假装看不见你,那我不是个伪君子,就是个懦夫,两者我都做不来,我必须告诉你我爱你是多么地不顾一切。"

  • 解读:这是达西对自己情感的坦诚,他认为,压抑真情是虚伪或懦弱的表现,而他既不愿做伪君子,也不愿做懦夫,所以必须勇敢地表达爱意。

关于品格与理智

这些句子体现了奥斯汀对个人品格和理性思考的推崇。

"凡是有理智的人,都会像我一样痛恨他的。"

  • 解读:这是伊丽莎白谈论威克姆时说的话,她当时深信威克姆是受害者,达西是加害者,这句话展示了她强烈的个人好恶和基于片面信息的“理智”判断,也暗示了她的偏见。

"我可以向你保证,他的殷勤和关注,都只是为了他自己。"

  • 解读:这是伊丽莎白的姐姐简在评价宾利对她的追求时说的话,她天性善良、温柔,不愿去揣测他人的恶意,总是倾向于相信最好的方面,这与伊丽莎白的尖锐形成了鲜明对比。

"幸福没有标准模式,适合别人的不一定适合你。"

  • 解读:这是伊丽莎白拒绝了柯林斯和达西第一次求婚后的内心独白,她坚持婚姻必须建立在相互尊重和真情实感的基础上,而不是为了财产、地位或社会压力,她追求的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幸福,而非世俗意义上的成功。

其他经典金句

"将一桩婚姻建立在没有深厚感情的基础上,就像把房子盖在流沙上。"

  • 解读:这是伊丽莎白的父亲贝内特先生对夏洛特婚姻的看法,他虽然言语风趣,但一针见血地指出了没有爱情的婚姻是多么脆弱和危险。

"在所有令人不快的处境中,穷困潦倒是最难忍受的。"

  • 解读:这是贝内特太太的口头禅,她没有文化,言语粗俗,但她的话却真实地反映了底层人民对贫穷的恐惧和无奈,也为书中许多角色的行为动机提供了背景。

"我越是研究人,就越爱我的猫。"

  • 解读:这句话虽然并非出自《傲慢与偏见》原著,但因其深刻地讽刺了人性的复杂与虚伪,常常被归于简·奥斯汀名下,并被广泛引用,它精准地捕捉了奥斯汀作品中那种对人性失望又抱有复杂情感的矛盾心态。

希望这份整理能帮助您重温或发现这部伟大文学作品的魅力!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