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词好句网

项羽有哪些经典名言流传至今?

最经典、最广为人知的名言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 出处: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
  • 背景:这是项羽在垓下之围中,被刘邦大军围困,四面楚歌时所作的《垓下歌》,当时他意识到大势已去,与心爱的虞姬和心爱的战马“乌骓”诀别。
  • 含义
    • “力拔山兮气盖世”:我的力量能拔起大山,我的气势在当时无人能敌。(展现了他对自己勇武和盖世功绩的自信与自豪)
    • “时不利兮骓不逝”:可惜时运不济,连我的战马“乌骓”也跑不动了。(感叹命运不济,英雄末路)
    • “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战马不走,我还能怎么办?我心爱的虞姬啊,我该把你怎么办呢?(表达了对爱人的不舍与无奈,充满了英雄末路的悲凉与柔情)
  • 解读:这首短歌是项羽一生最真实的写照,他既是一位顶天立地的盖世英雄,又是一个在命运面前无力回天的悲剧人物,这句话将他的勇猛、自信、悲愤与柔情展现得淋漓尽致,是理解项羽性格的关键。

体现其霸气与决绝的名言

“彼可取而代也。”

  • 出处: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
  • 背景:秦始皇出游会稽,渡钱塘江,项羽和叔父项梁一同观看,当看到秦始皇威严的仪仗时,项羽脱口而出这句话。
  • 含义:那个人(指秦始皇),可以取代他!
  • 解读:这句话充满了少年人的锐气与野心,与旁边项梁“毋妄言,族矣!”(别乱说,要灭族的!)的惊恐形成鲜明对比,它展现了项羽从小就敢于挑战权威、不甘人下的雄心壮志,是其“霸王”性格的早期体现。

“大丈夫当如此也!”

  • 出处: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
  • 背景:同样是看到秦始皇出游的场面,与项羽不同,刘邦(后来的汉高祖)感叹道:“大丈夫当如此也!”
  • 含义:一个真正的男人,就应该活成这个样子!
  • 解读:这句话与项羽的“彼可取而代也”形成了有趣的对比,项羽是“取代”,充满了颠覆性和攻击性;而刘邦是“成为”,充满了向往和目标,这一细节也常被后人用来分析两人不同的性格和最终不同的结局。

体现其勇猛与自信的名言

“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

  • 出处: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
  • 背景:在垓下之战失败后,项羽逃至乌江边,乌江亭长劝他渡江,以图东山再起,项羽拒绝了。
  • 含义:我当初带着八千江东子弟渡江向西征战,如今没有一个能活着回去,即使江东的父老兄弟同情我,让我继续做他们的王,我还有什么脸面去见他们呢?
  • 解读:这句话体现了项羽极为强烈的自尊心和责任感,他将八千江东子弟的性命视为自己的责任,失败后无颜面对江东父老,这既是他的骄傲,也是他宁死不屈、不肯苟活的刚烈性格的体现,这最终导致了他的“乌江自刎”

“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馀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

  • 出处: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
  • 背景:在乌江边,面对亭长的劝说,项羽回顾了自己一生的戎马生涯。
  • 含义:我起兵到现在八年了,亲身经历七十多场战斗,所有遇到的敌人都被我击破,所有攻击的目标都向我臣服,从来没有打过败仗,因此才称霸了天下。
  • 解读:这是对自己辉煌一生的总结,充满了无与伦比的自信,虽然最后失败了,但他认为自己败给了“天命”(“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而非自己的能力不足,这句话完美诠释了他“战神”的形象和至死不渝的自信。

体现其性格矛盾与悲剧性的名言

“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

  • 出处: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
  • 背景:同样是临死前的感叹,他认为自己失败是天意,而不是自己的战略或战术有问题。
  • 含义:这是上天要灭亡我,不是我打仗的过错。
  • 解读:这句话一方面体现了他至死不承认失败的倔强;也暴露了他性格中最大的弱点——刚愎自用,不善用人,缺乏政治远见,他将所有责任都推给“天”,却从不反思自己在政治和战略上的失误(如鸿门宴放走刘邦,烧毁咸阳等),这种“不肯过江东”的刚烈,与“败非战之罪”的固执,共同构成了他悲剧性的英雄形象。

项羽的名言是他性格的缩影:

项羽有哪些经典名言流传至今?-图1

  • 霸气与雄心:“彼可取而代也!”
  • 勇猛与自信:“身七十馀战,所当者破……”
  • 悲情与柔情:“力拔山兮气盖世……虞兮虞兮奈若何!”
  • 刚烈与自尊:“无颜见江东父老。”
  • 固执与悲剧:“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

这些名言共同塑造了一个在中国文化中永不褪色的、复杂而立体的悲剧英雄形象。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