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理念与宗旨类
这类名言直接体现了党的根本性质和奋斗目标。
-
为人民服务。
- 出处:毛泽东同志在张思德追悼会上的演讲。
- 解读:这是中国共产党最根本、最核心的宗旨,它简洁有力地概括了党的全部任务和奋斗目标,要求每一位党员都必须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幸福。
-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 出处:周恩来总理少年时立下的宏伟志向。
- 解读:这句名言展现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以天下为己任的远大抱负,它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党员和青年,将个人理想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为民族的复兴而奋斗。
-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 出处: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
- 解读:“初心”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使命”是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句名言是新时代对全体党员的根本要求,提醒大家时刻铭记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永葆奋斗精神。
-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 解读:这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梦想,它为党员的工作指明了最终方向,是激励大家不断前进的强大动力。
个人修养与奋斗精神类
这类名言强调党员应具备的个人品格和精神状态。
-
革命者是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
- 出处:源自雷锋精神,是集体主义和无私奉献精神的生动写照。
- 解读:这句俗语体现了党员绝对服从组织安排、不计个人得失、一切以工作需要为转移的崇高品质。
-
吃苦在前,享受在后。
- 出处:中国共产党章程对党员义务的规定。
- 解读:这是党员先进性的具体体现,它要求党员在困难面前要挺身而出,在利益面前要谦让,始终保持先锋模范作用。
-
钉钉子精神。
- 出处: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
- 解读:比喻做事要像钉钉子一样,一锤一锤接着敲,直到把钉子钉实钉牢,它要求党员发扬求真务实、持之以恒的工作作风,对定下来的事情一抓到底,善作善成。
-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 出处: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和建设时期形成的优良传统。
- 解读:这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也是党员在任何时候都不能丢掉的传家宝,它强调依靠自身力量,不畏艰难,奋发图强。
实践方法与工作作风类
这类名言提供了具体的工作方法和行为准则。
-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 出处:毛泽东同志提出的党的群众路线。
- 解读:这是党的基本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它要求党员深入基层,了解群众的真实情况和需求,把群众的意见集中起来,形成正确的决策,然后再回到群众中去宣传、贯彻,并在实践中检验和完善。
-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 出处:毛泽东同志的《反对本本主义》。
- 解读:这句名言强调了调查研究的重要性,它告诫党员,一切结论必须产生于调查情况的末尾,而不是在它的先头,反对脱离实际、照搬书本的“本本主义”。
-
实事求是。
- 出处:中国共产党思想路线的核心。
- 解读:这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也是党的思想路线,它要求党员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
批评与自我批评。
- 出处:中国共产党在长期革命斗争中形成的三大优良作风之一。
- 解读:这是党员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的有力武器,通过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可以及时发现和纠正错误,统一思想,增强团结,推动党的事业不断前进。
革命先烈与英雄人物类
这类名言是革命先烈用生命和热血铸就的精神丰碑。
-
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
- 出处:革命烈士夏明翰就义前写下的就义诗。
- 解读:这首诗气壮山河,表现了共产党人为了信仰和真理,视死如归、大义凛然的英雄气概和对革命事业必胜的坚定信念。
-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
- 出处:共产主义战士雷锋的日记。
- 解读:雷锋精神的核心,体现了平凡岗位上做出不平凡贡献的崇高境界,是“为人民服务”宗旨最生动、最具体的实践。
-
我们活着不能与草木同腐,不能醉生梦死,枉度人生,要有所作为。
- 出处:革命烈士方志敏在狱中写下的《可爱的中国》。
- 解读:这句名言表达了革命先烈对生命价值的深刻思考,激励后人要珍惜时光,为国家和社会贡献力量,实现人生价值。
这些名言,有的来自党的领袖,有的来自革命先烈,有的来自时代楷模,它们共同构成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它们不仅是历史的回响,更是照亮未来的灯塔,时刻提醒着每一位党员:为谁服务、依靠谁、我是谁,并指引着大家在新时代的征程上继续砥砺前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