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词好句网

贪婪嫉妒名言,为何总让人警醒又难戒?

关于贪婪和嫉妒这两种人性中的弱点,古今中外的哲学家、文学家和思想家留下了许多深刻的名言,这些名言从不同角度揭示了它们的本质、危害和根源。

贪婪嫉妒名言,为何总让人警醒又难戒?-图1

以下是一些关于贪婪和嫉妒的经典名言,并分为不同类别以便理解。


关于贪婪

贪婪的本质是永不满足,它像一个无底洞,吞噬一切。

中文名言

  • 人心不足蛇吞象。

    • 出处:中国民间谚语,最早可见于《山海经》等古籍。
    • 解读:这是形容贪婪最经典、最形象的比喻,人的欲望如果得不到满足,就像蛇想吞掉大象一样,最终只会害了自己。
  • 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

    • 出处:老子《道德经》第九章。
    • 解读:满屋的金银财宝,无法长久守护;因为富贵而变得骄横,会给自己留下祸根,老子深刻地指出了财富本身并非福报,对财富的贪婪和由此产生的傲慢才是真正的祸根。
  •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 出处: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
    • 解读:生动地描绘了世人为了利益而奔波忙碌的景象,这句话虽然客观,但也深刻揭示了“利”是驱动许多人行为,甚至滋生贪婪的根源。
  • 贪得无厌,终成大患。

    • 出处:中国古代成语。
    • 解读:直接点明了贪婪的后果,永不满足的欲望,最终会酿成巨大的灾祸。
  • 以财为草,以身为宝。

    • 出处:(南北朝)颜之推《颜氏家训》。
    • 解读:把财富看作是草芥,把自身的品德和健康看作是珍宝,这是一种与贪婪相对的、珍视生命本源的智慧。

外国名言

  • **贪财是万恶之根,有人贪恋钱财,就被引诱离了真道,用许多愁苦把自己刺透了。 (The love of money is a root of all kinds of evil. Some people, eager for money, have wandered from the faith and pierced themselves with many griefs.)**

    • 出处:《圣经·提摩太前书》6:10。
    • 解读:这句名言广为人知,它指出的不是“金钱”本身是邪恶的,而是对金钱的“爱”(即贪婪)是滋生其他罪恶的根源。
  • **贪婪的人,无论拥有多少,还是觉得不够。 (Greed is so rich a thing that it always wants to have more.)**

    • 出处:法国哲学家、作家拉罗什富科 (La Rochefoucauld)
    • 解读:精准地抓住了贪婪的核心特征——永不满足,它是一种精神上的贫穷,与物质拥有多少无关。
  • **贪婪的欲望越强,则越难满足。 (The more one has, the more one wants.)**

    • 出处:古罗马哲学家塞涅卡 (Seneca)
    • 解读:塞涅卡是斯多葛学派的代表,他认为欲望是痛苦的来源,贪婪尤其如此,它是一个不断自我加强的恶性循环。
  • **吝啬鬼最痛苦的,不是他拥有的太少,而是他想要的太多。 (The miser suffers most from what he has, not from what he has not.)**

    • 出处:德国哲学家亚瑟·叔本华 (Arthur Schopenhauer)
    • 解读:叔本华从哲学和心理学的角度剖析了贪婪,贪婪者的痛苦不源于匮乏,而源于他们永无止境的欲望无法被满足。

关于嫉妒

嫉妒是看到他人的幸福或成功时,内心产生的痛苦、怨恨和想要破坏的情绪,它是一种“恶毒的比较”。

中文名言

  •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 出处:《淮南子·说林训》。
    • 解读:与其站在水边羡慕别人的鱼,不如回家去织张网,这句名言是化解嫉妒的最好良药,它将嫉妒这种消极情绪,转化为积极行动的动力。
  • 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 出处:《论语·季氏》。
    • 解读:孔子指出了人性中嫉妒的一个重要根源——对“公平”和“均衡”的渴求,人们不怕自己得到得少,而是怕别人比自己多,这种不均感是嫉妒滋生的温床。
  • 嫉妨之心,人皆有之。

    • 出处:中国古代思想。
    • 解读:承认嫉妒是一种普遍存在的人性弱点,是理解和克服它的第一步。
  • 文人相轻,自古而然。

    • 出处:三国时期曹丕《典论·论文》。
    • 解读:指出了在特定群体(如文人)中,因为水平相近,更容易产生嫉妒和轻视对方的心理,嫉妒常常发生在“可比较”的领域。

外国名言

  • **嫉妒是骨中的朽烂。 (Jealousy is a disease, love is a healthy condition. The immature mind mistakes one for the other and believes that when he is in love, he is suffering from jealousy.)**

    • 出处:美国作家德莱塞 (Theodore Dreiser)
    • 解读:一个非常形象的比喻,嫉妒不像外伤,而是一种从内部腐蚀你心灵的慢性病,带来巨大的痛苦。
  • **嫉妒永远不会吃掉自己的果实,它总是为他人准备盛宴。 (Jealous eats itself out.)**

    • 出处:德国哲学家亚瑟·叔本华 (Arthur Schopenhauer)
    • 解读:这句话深刻地揭示了嫉妒的破坏性,嫉妒者无法从自己的嫉妒中获得任何好处,反而会像着了火一样,自己被痛苦煎熬,同时还会伤害到嫉妒的对象。
  • **在所有情感中,嫉妒是最愚蠢、最徒劳的,它无法为嫉妒者带来任何快乐,也无法夺走被嫉妒者分毫的幸福。 (Of all the evils, jealousy is the most stupid.)**

    • 出处:法国作家巴尔扎克 (Honoré de Balzac)
    • 解读: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嫉妒的无用性,它是一种纯粹消耗自身能量,却毫无益处的负面情绪。
  • **嫉妒是别人的幸福造成的痛苦。 (Jealousy is the tribute which mediocrity pays to genius.)**

    • 出处:爱尔兰作家奥斯卡·王尔德 (Oscar Wilde)
    • 解读:王尔德以一种尖刻而深刻的方式指出,嫉妒往往是平庸者面对天才或卓越者时,因自身能力不足而产生的一种无奈又痛苦的“致敬”。

总结与对比

特征 贪婪 嫉妒
对象 (财富、权力、名声)的无限占有欲。 (他人的优点、成就、幸福)的怨恨和敌意。
核心 永不满足,像一个黑洞。 痛苦的比较,像一个毒瘤。
根源 欲望的无限膨胀,对安全的病态追求。 不安全感、自卑感、对公平的扭曲认知。
行为表现 攫取、囤积、不择手段。 中伤、贬低、破坏、幸灾乐祸。
经典比喻 蛇吞象 骨中的朽烂

希望这些名言能帮助你更深刻地理解这两种复杂的人性。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