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词好句网

临江仙诗歌阅读,今人如何读懂千年心境?

《临江仙》本身是一个词牌名,就像我们今天说的“歌曲的曲调”,规定了这首词的格律、字数和韵脚,真正让这个词牌名万古流芳的,是那些填入其中的千古名句,最为人熟知、也最具代表性的,莫过于杨慎的《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

临江仙诗歌阅读,今人如何读懂千年心境?-图1

我们将以这首词为核心,进行深入的解读和赏析。


《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

【明】杨慎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作者与背景

要理解这首词,必须先了解它的作者和创作背景。

  • 作者:杨慎(1488年—1559年),字用修,号升庵,是明代著名的学者、文学家,他博学多才,才华横溢,在明代文坛地位极高。

  • 背景:这首词并非杨慎年轻时所作,而是他晚年被贬于云南(时年72岁)时的作品,杨慎一生仕途坎坷,因“大礼议”事件触怒明世宗嘉靖皇帝,被谪戍云南,长达三十余年,最终客死他乡,这首词,正是他饱经沧桑、阅尽世事后的人生感悟。

了解了这一点,我们就能明白,词中那种宏大的历史观和超然物外的人生态度,并非少年意气,而是一位历经风雨的长者在生命尽头发出的深沉慨叹。


逐句赏析

这首词分为上下两阕,意境层层递进,情感由激昂转为旷达。

上阕:历史的宏大与虚无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 解读:开篇即是一幅壮阔无垠的画卷,长江滚滚,不舍昼夜,向东奔流而去,那滔天的巨浪,不仅拍打着江岸,更“淘尽”了古往今来无数的英雄豪杰。
  • 赏析:这是中国文学史上最经典的意象之一。“长江”是时间的象征,是历史的洪流。“英雄”是历史舞台上的主角,一个“淘尽”二字,力重千钧,充满了宿命感和悲剧色彩,它告诉我们,无论多么显赫、多么强大的英雄,在历史的长河面前,都如浪花般短暂,终将被无情地冲刷、淹没,这奠定了全词苍凉、悲壮的基调。

是非成败转头空。

  • 解读:英雄们生前争斗的“是非曲直”,他们追求的“成功失败”,回过头来看,都不过是过眼云烟,转瞬即逝,最终化为一片虚无。
  • 赏析:这是对上句的深化,历史不仅淘汰了英雄,更消解了他们奋斗的意义,那些曾经关乎生死、决定荣辱的宏大叙事,在时间的尺度下,都失去了其绝对的价值,这是一种深刻的哲学反思,充满了看透世事的清醒与无奈。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 解读:与短暂、虚无的人类历史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永恒的自然,青山依然巍峨矗立,夕阳也依旧日日升起,落下,年复一年,不知经历了多少次。
  • 赏析:这一联是千古名句,也是全词的“诗眼”,词人将镜头从“英雄”拉回到“自然”,用永恒不变的青山、夕阳,来反衬人世的短暂和历史的虚无,青山与夕阳,是沉默的见证者,它们不语,却道尽了一切,这里的“红”字用得极妙,既写出了夕阳的色彩,也暗示了曾经的辉煌,但最终都归于沉寂。

上阕小结:上阕以“长江”起兴,通过“英雄”与“自然”的对比,抒发了对历史兴衰、人生功名的深刻感慨,基调是苍凉、悲观的。

下阕:人生的超脱与旷达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 解读:镜头从宏大的历史转向了具体的人物,一位白发苍苍的老渔翁和老樵夫,他们生活在江边的小洲上,人生的常态,惯看”那秋天的明月和春天的和风。
  • 赏析:“渔樵”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隐逸、超脱的象征,他们不参与英雄的霸业,不卷入朝廷的纷争,只是平静地、日复一日地与自然为伴。“惯看”二字,写出了他们历经世事后的从容与淡然,他们看尽了人间的悲欢离合,所以内心早已波澜不惊。

一壶浊酒喜相逢。

  • 解读:当两位老友偶然相遇,便拿出酒壶,倒上浑浊的酒,为这难得的相逢而欣喜。
  • 赏析:“浊酒”对“英雄”,生活对事业,平凡对伟大,没有琼浆玉液,只有最质朴的“浊酒”,但这反而更显其真。“喜相逢”三个字,充满了人情味,在经历了历史的虚无之后,人与人之间这份朴素、真挚的情感,显得尤为珍贵和温暖。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 解读:那些过去发生过的,无数英雄的丰功伟绩、是非成败,如今都成了我们闲谈时笑料罢了。
  • 赏析:这是全词的点睛之笔,也是情感的升华,从“转头空”的虚无,到“付笑谈”的旷达,词人完成了一次精神上的飞跃,他不再沉溺于历史的悲情,而是选择了一种更积极、更豁达的人生态度,将一切沉重的包袱都卸下,用一种轻松、幽默的心态去看待过去,这是一种大智慧,是饱经沧桑后的通透与释然。

下阕小结:下阕通过“渔樵”的形象,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回归自然的生活态度,从对历史的悲观审视,转向了对人生的乐观接纳,基调转为旷达、洒脱。


艺术特色

  1. 对比鲜明:全词充满了对比,如“英雄”与“自然”、“是非成败”与“转头空”、“历史”与“当下”、“沉重”与“轻松”,这些对比极大地增强了词的艺术张力,深化了主题。
  2. 意境宏大:词的开篇“滚滚长江”就奠定了雄浑壮阔的基调,将个人的悲欢离合置于整个历史长河和宇宙时空之中,意境极为开阔。
  3. 语言质朴而深刻:全词语言看似平实,如“一壶浊酒”、“都付笑谈”,但蕴含的哲理却无比深刻,达到了“绚烂之极,归于平淡”的艺术境界。
  4. 结构精巧:上阕写景议论,下阕写人抒情,由景及人,由古及今,层层递进,逻辑清晰,情感过渡自然。

总结与影响

杨慎的这首《临江仙》,不仅仅是一首咏史怀古的词,更是一部浓缩的人生哲学,它告诉我们:

  • 历史的视角:站在时间长河边,个人的功名利禄、是非成败都显得渺小。
  • 人生的智慧:与其在历史的洪流中挣扎,不如回归生活的本真,在自然与友情中寻找安宁。
  • 精神的境界:以一颗旷达、超脱的心,笑看风云,笑谈古今。

这首词因被用于经典电视剧《三国演义》的开篇曲而家喻户晓,那雄浑苍凉的歌声,与词的意境完美融合,使其穿越时空,感动了无数代中国人,它已经成为了中华文化中关于历史观和人生观的经典表达。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