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词好句网

品质大师名言,当下如何落地践行?

戴明 - “现代质量管理之父”

戴明的思想核心是“持续改进”“系统优化”,他认为绝大多数的质量问题源于系统(流程),而非员工。

品质大师名言,当下如何落地践行?-图1

  1. “质量,是以最经济的手段,制造出市场上最有用的产品。”

    • 解读: 这句话精辟地定义了商业中的质量,它不是指“最好”或“最贵”,而是指“最有用”且“最经济”,质量必须与成本和市场价值相结合,脱离了经济性的质量是不可持续的。
  2. “质量是设计出来的,不是检验出来的。”

    • 解读: 这是戴明最著名的观点之一,他强调,应该在产品和流程的源头(设计阶段)就注入质量,而不是在生产完成后再通过检验来挑出次品,检验只能发现问题,而设计才能预防问题。
  3. “改善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 解读: 戴明强调持续改进(Kaizen)的重要性,没有完美的质量,只有更好的质量,企业应该不断地寻求改进产品、服务和流程的方法,以适应变化的市场和客户需求。
  4. “驱动系统的是变异,而非员工。”

    • 解读: 当出现问题时,管理者不应立即归咎于员工,而应审视整个系统(流程、设备、环境、方法等),是系统中的变异导致了问题的发生,消除变异是管理者的责任。

朱兰 - “质量三部曲”之父

朱兰的贡献在于将质量从“技术问题”提升到“管理战略”的高度,提出了著名的“质量三部曲”。

  1. “质量就是适用性。”

    • 解读: 这是对质量最简洁、最核心的定义,质量的最终评判者是客户,产品或服务是否合格,取决于它是否满足甚至超越了客户的期望和需求,这一定义将焦点从内部标准转移到了外部客户身上。
  2. “21世纪的质量,就是经营的质量。”

    • 解读: 朱兰预见到,在未来的商业竞争中,质量不再是某个部门的责任,而是整个企业的核心经营战略,质量决定着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是一种高层管理者必须关注的经营哲学。
  3. “质量始于教育,终于教育。”

    • 解读: 他强调,要建立全员参与的质量文化,持续的教育和培训是必不可少的,从高层管理者到一线员工,每个人都必须理解质量的重要性,并掌握相关的知识和技能。

费根堡姆 - “全面质量控制”之父

费根堡姆首次提出了“全面质量控制”(TQC)的概念,强调质量是所有部门的责任。

  1. “质量是免费的。”

    • 解读: 这句话极具冲击力,费根堡姆的意思是,“不良质量”(Cost of Poor Quality, COPQ)才是昂贵的,返工、报废、客户投诉、召回、声誉损失等成本远高于一开始就投入资源来保证质量的成本,追求高质量实际上是为企业节省了巨大的开支。
  2. “质量是所有人的责任。”

    • 解读: 他打破了“质量只是质检部门的事”的传统观念,从产品设计、采购、生产到销售、售后,每一个环节、每一个员工都对最终的质量负有责任,质量必须是企业全体成员的共同事业。

石川馨 - “QC七大手法”之父

石川馨是日本质量管理运动的先驱,他的名言朴实而深刻,强调全员参与和简单工具的应用。

  1. “质量始于人,终于人。”

    • 解读: 与朱兰的观点类似,但更侧重于人的主观能动性,质量的根本在于人的意识、技能和责任感,只有当每一位员工都树立了“质量第一”的观念,并付诸行动,才能真正实现高质量。
  2. “数据说话,但数据背后是现场。”

    • 解读: 他强调数据分析的重要性,但反对脱离实际的“纸上谈兵”,质量改进的源头在现场(Gemba),即价值创造的地方,管理者必须深入现场,观察、倾听,结合数据来分析和解决问题,而不是仅仅坐在办公室里看报告。
  3. “质量圈(QCC)是日本工业的奇迹。”

    • 解读: 他大力倡导由一线员工组成的“质量圈”,鼓励他们自发地发现并解决工作中的问题,这种方式不仅极大地提升了质量,也激发了员工的参与感和创造力,是企业宝贵的无形资产。

田口玄一 - “田口方法”创始人

田口玄一从工程角度提出了“质量损失函数”,对质量的理解更加量化。

  1. “质量是产品出厂后,给社会带来的最小损失。”
    • 解读: 这是对质量最独特的定义之一,它将质量与社会责任联系起来,一个产品即使符合了规格公差,但如果其性能偏离了“目标值”,就会给用户带来不便和损失(如油耗更高、噪音更大),最好的质量是让产品性能无限接近“目标值”。

菲利普·克罗斯比 - “零缺陷”之父

克罗斯比以“零缺陷”和“第一次就做对”的理念闻名,强调质量是一种“符合要求”的纪律。

  1. “质量就是符合要求。”

    • 解读: 这是一个非常清晰和可操作的定义,它将质量标准从模糊的“感觉好”转变为明确的“要求清单”,只要满足了预先设定的、清晰的要求,质量就达标了,这为质量衡量提供了客观标准。
  2. “质量是免费的,但它不是礼物。”

    • 解读: 他同意费根堡姆的观点,即不良质量成本高昂,但他补充说,高质量不是凭空得来的礼物,而是通过“决心”“纪律”换来的,企业必须下定决心,建立一套完整的质量保证体系,并严格执行,才能实现“零缺陷”。
  3. “质量,不是靠检验出来的,也不是靠生产出来的,而是靠设计出来的,更是靠态度决定的。”

    • 解读: 这句话综合了多位大师的思想,并最终落脚于“态度”,它强调了源头设计的重要性,但更关键的是,从高层到基层,每一个人都必须对质量抱有绝对的责任感和正确的态度。

这些品质大师的名言虽然出自不同时代和背景,但核心思想一脉相承:

  • 以客户为中心: 质量的最终标准是客户的“适用性”。
  • 系统思维: 问题源于流程,改进需要优化整个系统。
  • 全员参与: 质量是每个人的责任,需要文化建设和持续教育。
  • 持续改进: 质量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追求过程。
  • 预防为主: 在源头设计和流程中保证质量,而非事后检验。

希望这些名言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品质管理的精髓。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