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词好句网

高考现代诗歌考了啥?今年题型有新变化吗?

高考为何考现代诗歌?

要明白高考出题者的意图,考现代诗歌,不仅仅是考文学知识,更是为了考察学生的核心素养

高考现代诗歌考了啥?今年题型有新变化吗?-图1

  1. 审美鉴赏与创造能力:能否感受诗歌的语言美、意象美、情感美和意境美,并尝试进行创造性的表达。
  2. 思维发展与提升能力:能否通过联想、想象,理解诗歌的象征、隐喻等手法,进行逻辑推理和批判性思考。
  3. 文化传承与理解能力:能否理解诗歌背后的时代精神、文化内涵和作者的生命体验。
  4. 语言建构与运用能力:能否精准、生动地分析诗歌的语言特点,并进行有效的书面表达。

高考现代诗歌的核心考点

现代诗歌的鉴赏,主要围绕以下四个核心要素展开,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四看”:

看“意象”与“意境”

  • 意象:诗歌中融入了作者主观情感的客观物象,是“意”(情)与“象”(景)的结合。
    • 常见意象“月亮”(思乡、思人)、“柳”(送别、留恋)、“梧桐”(凄凉、愁苦)、“杜鹃”(哀怨、思归)、“鸿雁”(书信、思乡)等。
    • 作用:营造氛围,寄托情感,暗示主题。
  • 意境:由意象组合而成的艺术境界和氛围,是诗人思想感情和作品生活图景的融合。
    • 常见意境:雄浑壮阔、恬静优美、孤寂冷清、凄凉萧瑟、清新自然等。
    • 如何分析:找出诗中的意象 → 想象画面 → 概括氛围/特点 → 点明情感。

看“语言”

  • 特点:现代诗歌语言高度凝练、形象、富有音乐性和跳跃性。
  • 炼字/炼词:分析某个动词、形容词、副词的精妙之处。“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字。
  • 句式:长句短句交错,自由灵活,表达不同的节奏和情感。
  • 修辞
    • 比喻:使形象更生动。
    • 拟人:使事物更具情感,人格化。
    • 夸张:突出特征,增强表现力。
    • 反复:强调情感,营造节奏。
    • 排比:增强语势,条理清晰。
    • 象征:用具体事物表现抽象概念或思想情感。

看“情感”与“主旨”

  • 情感:诗人要表达的核心情感,是喜悦、悲伤、孤独、愤怒、爱国,还是对人生的哲思?
  • 主旨:诗歌通过意象、语言和情感所揭示的深层思想内涵或社会意义。
  • 如何把握
    • 知人论世:了解作者生平、创作风格和时代背景。
    • 抓关键句:关注诗中直接抒情的议论句、反复出现的句子。
    • 由景入情:通过分析景物描写,推断作者的情感。

看“结构”与“手法”

  • 结构
    • 起承转合:古典诗歌常用,现代诗也借鉴。
    • 线索:以情感、意象或时间为线索。
    • 层次:诗歌段落之间的逻辑关系。
  • 表现手法
    • 对比:突出矛盾,强化情感。
    • 衬托:以乐景衬哀情,或以哀景衬哀情。
    • 虚实结合:眼前之景(实)与想象之景(虚)结合,拓展意境。
    • 动静结合:使画面更生动,富有层次感。
    • 用典:增加文化厚度,含蓄地表达情感。

常见题型与解题策略

选择题

  • 形式:对诗歌内容、情感、手法、意象等进行分析,选出“不正确”或“正确”的一项。
  • 策略
    1. 通读全诗:先整体把握,不要急于看选项。
    2. 逐一比对:将每个选项与原诗内容进行仔细比对,注意细节(如时间、地点、人物、动作)。
    3. 辨析手法:判断选项中对修辞手法、表现手法的分析是否准确。
    4. 警惕“陷阱”:选项中常出现“无中生有”、“张冠李戴”、“曲解文意”、“以偏概全”等错误。

简答题(最核心)

这是高考的重头戏,通常要求回答2-3个小问。

  • 常见设问方式

    1. “请赏析诗中XX意象的妙处。”

      • 答题模板点明意象 → 描述意象特点/画面 → 分析其蕴含的情感/象征意义 → 总结其对营造意境、表达主旨的作用。
      • 示例:赏析《乡愁》中的“邮票”。

        答:“邮票”是家书和思念的载体,它将无形的乡愁具象化为一张小小的、可触摸的邮票,承载了诗人对母亲的思念,这个意象生动地表达了早期游子与故乡亲人之间那种通过书信维系、充满距离感的乡愁,为全诗奠定了情感基调。

    2. “请分析XX诗句/词语的表达效果。”

      • 答题模板解释词语/诗句的字面意思 → 分析其使用的修辞手法/表现手法 → 阐述其如何生动形象地描绘了…… → 深入挖掘其蕴含的作者情感/揭示的哲理。
      • 示例:分析《雨巷》中“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中“彷徨”一词的妙处。

        答:“彷徨”一词生动地写出了诗人在雨巷中漫无目的、心神不宁的状态,它不仅描绘了诗人的动作,更深刻地传达出他内心的迷惘、苦闷和找不到出路(象征理想或出路)的孤独感,奠定了全诗凄清、哀婉的基调。

    3. “本诗是如何抒发XX情感的?请结合诗句分析。”

      • 答题模板总述情感 → 分点阐述(从不同角度,如意象、手法、结构等)→ 结合具体诗句进行分析 →
      • 示例:分析《我爱这土地》是如何抒发对祖国的深沉之爱的。

        答:诗人通过象征手法抒发了对祖国的深沉之爱,将自己比作一只“鸟”,即使喉咙嘶哑也要歌唱土地,表达了为祖国奉献一切的决心,用“暴风雨”、“激怒的风”、“无比温柔的黎明”等意象,象征了祖国所经历的苦难和充满希望的未来,将抽象的爱国之情具体化、形象化,使情感表达更为深沉、炽烈。

    4. “请简要概括这首诗的主旨。”

      • 答题模板这首诗通过描写……(内容),抒发了/表达了……(情感),揭示了/赞美了/批判了……(主旨)。
      • 示例:概括《再别康桥》的主旨。

        答:这首诗通过描绘康桥的美丽景色和离别时的情景,抒发了诗人对康桥的深深眷恋和离别时的无限惆怅之情,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和往昔岁月的无限热爱。

诗歌仿写/改写

  • 形式:要求模仿给定的诗歌形式、意象或主题,进行新的创作。
  • 策略
    1. 分析范例:仔细研究原诗的结构、句式、韵律和核心意象。
    2. 确定主题:明确你要表达的新主题(如“青春”、“梦想”、“家乡”)。
    3. 寻找新意象:围绕新主题,寻找一组相关的、有代表性的意象。
    4. 模仿创作:尽量模仿原诗的节奏感和语言风格,进行创作,不求完美,但求神似。

备考建议

  1. 回归教材,夯实基础:课本中的现代诗是最佳范例,要精读、细读,吃透每一首诗。
  2. **广泛阅读,拓展视野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