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词好句网

树诗歌,为何当代诗人总爱写树?

树的常见象征意义

在深入具体的诗歌之前,我们先理解一下树在文学中通常代表什么:

树诗歌,为何当代诗人总爱写树?-图1

  1. 生命与成长:从一粒种子到参天大树,象征着生命的历程、坚韧和成长的力量。
  2. 时间与永恒:树的年轮记录着岁月的流逝,它的长寿使其成为时间流逝的见证者和永恒的象征。
  3. 家园与庇护:树冠为人们提供荫蔽,根系深扎土地,象征着归属感、安全和庇护所。
  4. 孤独与坚韧:一棵孤零零的树,常常象征着诗人的孤独、不屈和独立的精神。
  5. 连接与传承:树根深植于大地,枝叶伸向天空,象征着天地之间的连接,以及家族、文化的传承。
  6. 自然与灵性:作为自然的核心元素,树也常常带有灵性,是人与自然对话的媒介。

中外经典诗歌赏析

(一)中国古典诗词中的树

中国古典诗词中的“树”,意境深远,与文人墨客的情感紧密相连。

王维《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 赏析:这里的“松树”是诗歌的“诗眼”,它生长在“空山”之中,历经“新雨”,显得格外苍劲、宁静。“明月松间照”不仅描绘了一幅清幽的画面,更烘托出诗人高洁、脱俗的品格和对隐逸生活的满足,松树在这里是高洁与隐逸的象征。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 赏析:“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是千古名句,诗人将自己比作“沉舟”和“病树”,感叹个人遭遇的坎坷与衰老,但在这悲凉的意象之后,是“千帆”竞发、“万木”争春的蓬勃生机,这里的“病树”和“万木”形成了强烈对比,既有个人身世的悲凉,也蕴含着对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豁达与哲理思考

柳宗元《江雪》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 赏析:虽然诗中没有直接写“树”,但“千山”的背景中必然有无数挺立在风雪中的松柏,这些树与那位“独钓寒江雪”的渔翁一样,在极致的寒冷和孤寂中,展现出一种不屈的、遗世独立的坚韧精神,它们是环境的点缀,更是精神的写照。

贺知章《咏柳》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 赏析:这是一首纯粹的咏物诗,将柳树比作“碧玉”,将柳条比作“绿丝绦”,充满了动态的美感和春天的气息,这里的树是生机与美的化身,赞美了大自然的巧夺天工。

(二)中国现当代诗歌中的树

现当代诗歌中的“树”,更侧重于个体生命体验和现代性的思考。

舒婷《致橡树》

我如果爱你—— 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 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 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 做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根,紧握在地下, 叶,相触在云里。

  • 赏析:这是中国当代诗歌中最著名的关于树的诗歌之一,诗人借“橡树”和“木棉”这两种树的形象,提出了独立、平等、互相尊重的爱情观,树不再是背景或陪衬,而是具有独立人格的个体,它们“根,紧握在地下;叶,相触在云里”,象征着灵魂的相依与精神的平等,树在这里是现代独立人格的象征。

顾城《一代人》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 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 赏析:这首短诗虽然没有直接出现“树”字,但其意象与“树”的生存状态高度相似,在“黑夜”的压迫下,生命(如树)依然要顽强地向上生长,寻找光明,这棵“树”是在压抑中依然保持希望和抗争精神的一代人的缩影。

(三)外国诗歌中的树

外国诗歌中的树,同样承载着丰富的哲学和情感内涵。

美国诗人 Joyce Kilmer (乔伊斯·基尔默) - 《树》

I think that I shall never see A poem lovely as a tree. A tree whose hungry mouth is prest Against the earth's sweet flowing breast;

  • 赏析:这首诗以朴素而真挚的语言,直接表达了对树的热爱和赞美,诗人认为,没有任何一首诗能比一棵树本身更可爱,他将树根比作“饥饿的嘴”,吮吸着大地的乳汁,充满了对自然生命力的敬畏,这里的树是神圣、美丽和生命之源的象征。

智利诗人聂鲁达《伐木者醒来吧》

...大地的树,像剑一样高耸, 我们的嘴唇像果实,在枝头成熟。 ...来吧,到这最后的森林里来, 这里鸟儿的歌声比人类的语言更古老。

  • 赏析:聂鲁达的诗歌充满了对土地和人民的热爱,在这首诗中,树是力量、尊严和历史的象征。“像剑一样高耸”的树,代表着被压迫者的不屈精神,诗人呼吁人们保护森林,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树在这里是自然权利和民族精神的守护者

如何创作一首关于树的诗歌?

如果你想自己创作,可以尝试以下几种角度:

  1. 选择一种具体的树:比如柳树、松树、橡树、白桦树,不同的树有不同的形态和气质,能引发不同的联想。
  2. 聚焦一个季节或时刻:春天的嫩芽、夏日的浓荫、秋日的金黄、冬日的雪压,不同的时间会给树带来不同的面貌和情感。
  3. 运用感官描写:描写树皮的触感、树叶的沙沙声、花朵的芬芳、果实的味道,让读者身临其境。
  4. 注入个人情感:这棵树让你想起了谁?它见证了你生命中的哪些时刻?它是你的朋友,还是你的敌人?将个人记忆与树的意象结合。
  5. 运用比喻和象征:将树比作什么?一位老人?一位战士?一个守护者?一个沉默的哲人?好的象征能让诗歌意蕴无穷。

一个简单的创作思路:

  • 开头:直接描写树的形态。(例:那棵老槐树,像一位佝偻着背的老人,静静地站在村口。)
  • 中间:展开联想,讲述与树相关的故事或情感。(例:它的年轮里,刻着我童年的欢笑,也刻着我离乡的脚印,夏天,我们在它的荫蔽下听故事;冬天,它用光秃的枝条指向天空,仿佛在问我的归期。)
  • 升华主题,赋予树更深的意义。(例:我回来了,它依然在那里,它不仅是树,更是我灵魂的坐标,是我永远也走不出的故乡。)

树,是一个永恒的诗歌母题,它连接着大地与天空,过去与未来,个体与宇宙,无论是古典诗词中的高洁与隐逸,还是现代诗歌中的独立与抗争,树都以其沉默而强大的力量,触动着每一个诗人和读者的心。

希望这份梳理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关于树的诗歌,并从中获得创作的灵感。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