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士比亚虽然没有直接留下“书籍是……”这样直白的定义,但他通过剧中人物的口,表达了对书籍、知识和文字力量的深刻见解,这些名言充满了智慧,至今仍被广泛引用。

以下是莎士比亚关于书籍、知识和文字的一些最著名名言,并附上出处和解读:
关于知识的价值与获取
"Books to the ceiling, Books to the wall, Books to the very closet line; And some to be placed on the floor, But they are there none the less."
中文大意: “书堆到天花板,书堆到墙边,书堆到壁橱的顶线;还有一些只好放在地板上,但它们同样在那里,不可或缺。”
- 出处: 《暴风雨》
- 解读: 这是普洛斯彼罗的魔法师图书馆里的一句台词,它以一种近乎夸张的幽默方式,描绘了对知识的无尽渴求和书籍堆积如山的景象,这不仅仅是藏书,更是一种精神世界的富足,象征着知识的浩瀚与个人的沉浸其中。
"O, wonder! How many goodly creatures are there here! How beauteous mankind is! O brave new world, That has such people in't!"
中文大意: “哦,奇迹!这里有多少美好的生灵啊!人类是多么美丽!啊,崭新的、美好的世界,里面有这样的人们!”
- 出处: 《暴风雨》
- 解读: 虽然这句名言常被用来形容一个新世界的诞生,但它出自一个与世隔绝多年的魔法师之口,他所惊叹的“美好生灵”和“美好世界”,正是通过他所阅读的古代书籍(关于人类历史的书籍)所构建的知识体系,这句台词背后,是书籍为他打开了认知世界的窗户,让他对“人类”和“世界”产生了无限的向往和赞美。
关于文字的力量与欺骗性
"The devil can cite Scripture for his purpose."
中文大意: “魔鬼也能为了自己的目的而引用《圣经》。”
- 出处: 《威尼斯商人》
- 解读: 这是剧中人物安东尼奥的一句名言,它深刻地揭示了文字和知识的双刃剑效应,书籍和文字本身是中性的,它们可以承载真理,也可以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来包装谎言、为邪恶辩护,这提醒我们,在阅读时必须保持批判性思维,不能盲目相信所有白纸黑字。
"For there is no action in all this world so abominable as that which is commonly called accusation of innocence, and most of all in matters that are of most importance."
中文大意: “因为在这世上,再没有比所谓的‘指控无辜’更卑劣的行为,尤其是在那些至关重要的事情上。”
- 出处: 《一报还一报》
- 解读: 虽然这句名言没有直接提到“书”,但它触及了文字(尤其是指控和证词)的巨大破坏力,虚假的文字、不实的指控,其杀伤力远超暴力,莎士比亚在这里警示我们,语言和文字可以成为最致命的武器。
关于读书与人生经验
"This above all: to thine own self be true, And it must follow, as the night the day, Thou canst not then be false to any man."
中文大意: “首要的是:你必须对自己忠诚,就像黑夜注定要跟随白昼一样,你便不会对任何人虚伪。”
- 出处: 《哈姆雷特》
- 解读: 这是波洛涅斯给儿子雷欧提斯的忠告,虽然这句话是关于为人处世的,但它与读书的最终目的不谋而合,读书不仅仅是积累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阅读来认识自己、反思自己,最终找到内心的真实和坚定,一个真正“对自己忠诚”的人,才能从书籍中汲取真正的智慧,而不是成为书呆子或被他人思想左右。
莎士比亚对书籍的看法是复杂而深刻的:
- 书籍是力量的源泉: 它们能构建一个完整的世界(如普洛斯彼罗的图书馆),激发人类的想象和对美好的向往。
- 书籍是危险的工具: 它们可以被滥用,成为谎言和邪恶的遮羞布,因此需要读者具备辨别真伪的能力。
- 读书的最终目的是自我认知: 通过阅读来“对自己忠诚”,将知识内化为智慧,从而更好地面对世界。
这些名言跨越了数百年,至今仍在提醒我们:书籍是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之一,但如何与书相处,如何驾驭书中的力量,则是一门需要用一生去学习的艺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