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一:七言律诗·咏廉
这首诗采用古典格律,以松、竹、梅等意象,赞美廉洁品格的高洁与坚韧。

《咏廉》
青松挺立傲寒霜,劲竹虚怀节节长。 淡似幽兰生谷底,清如皓月照寒江。 浮名利禄身外物,浩然正气心中藏。 但使官民清风在,何愁天下不安康。
【解说】
- 首联(一、二句):以“青松”和“劲竹”起兴,描绘出廉洁之人不畏强权、虚怀若谷的品格。
- 颔联(三、四句):用“幽兰”和“皓月”作比,进一步深化廉洁的品性,即像山谷深处的兰花一样不张扬,又像夜空中的明月一样清澈无瑕。
- 颈联(五、六句):点明廉洁的核心在于将“浮名利禄”视为身外之物,将“浩然正气”根植于心。
- 尾联(七、八句):发出呼吁,只要官民之间能保有清廉之风,天下自然太平安康,境界开阔,立意高远。
其二:现代诗·廉洁的底色
这首诗用更现代、更贴近生活的语言,阐述了廉洁对于个人、家庭和社会的意义。
《廉洁的底色》
它不是一件华丽的衣裳, 却能让你的身影,挺拔如松; 它不是一桌丰盛的筵席, 却能让你的夜晚,安然入梦。
它是父母眼中的欣慰, 是妻儿嘴边的笑容; 它是孩子心中的榜样, 是家庭传承的清风。
它不是一纸冰冷的文书, 却能筑起一道,最坚固的长城; 抵御贪欲的洪水,侵蚀的蚁穴, 守护着公义的,最后的天空。
朋友, 请将这“廉洁”二字, 刻进你的骨血,融进你的呼吸, 成为你人生,最朴素也最耀眼的底色。
【解说】
- 第一节:通过与“衣裳”、“筵席”等物质对比,强调廉洁带来的内在价值——尊严与安宁。
- 第二节:将廉洁具象化为家庭幸福和子女教育的源泉,强调其温暖的情感价值。
- 第三节:将廉洁提升到社会和公义的高度,比喻为抵御腐败的“长城”,赋予其神圣的使命感。
- 第四节:发出直接的呼吁,鼓励人们将廉洁内化为自身的品格,成为人生的根本。
其三:五言绝句·拒贿
这首短小精悍的五言绝句,描绘了一个具体的场景,展现了清廉官员面对诱惑时的坚定态度。
《拒贿》
夜叩柴门声, 送礼故人情。 笑言明月好, 清风满袖行。
【解说】
- 前两句:描绘了一个夜晚,有人送礼者前来拜访,还打着“故人情”的幌子,这是古代小说和戏剧中常见的情节。
- 后两句:是官员的回答。“笑言明月好”,既委婉又巧妙,意思是:比起你送来的这份“人情”,我更欣赏天上的明月,它光明磊落,没有私心。“清风满袖行”则一语双关,字面意思是衣袖间满是清风,实际上是说自己两袖清风,廉洁自守,然后坦然离去,全诗意境高远,品格自现。
其四:古风·廉吏谣
这首仿古风的谣曲,语言质朴,节奏明快,适合传唱,表达了人民对清官的期盼和爱戴。
《廉吏谣》
人心如杆秤,公道在称星。 为官一任日,当念百姓情。
莫伸手,伸手必被擒, 莫贪心,贪心毁终身。 清茶一杯淡如水, 浊酒千壶坏其名。
勤政为民是本分, 廉洁自律是根本。 但得官场清风在, 福泽绵长万家春。
【解说】
- 开头:用“人心如杆秤”这个俗语,直接点明民心是衡量是非对错的最终标准。
- 主体:用“莫伸手,莫贪心”这样直接有力的劝诫,强调了廉洁的底线和贪腐的后果,并用“清茶”与“浊酒”的对比,形象地说明了清廉与腐败的区别。
- 重申“勤政”与“廉洁”是为官之本,最后以“福泽绵长万家春”的美好愿景作结,表达了廉洁政治带来的终极好处。
希望这些诗歌能符合您的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