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 (I disapprove of what you say, but I will defend to the death your right to say it.)
这句话完美地体现了伏尔泰所代表的启蒙运动精神核心:言论自由、宽容理性和思想市场的开放。
名言的来源与真实性
一个非常重要的知识点是:这句名言极有可能并非伏尔泰本人所说。
- 最早出处:这句话的首次明确记录出现在伏尔泰去世后近一个世纪,即1906年,由英国作家埃弗林·比阿特丽斯·霍尔(Evelyn Beatrice Hall)在她的传记《伏尔泰的朋友们》(The Friends of Voltaire)中,为了总结伏尔泰的信念,她写下了这句话。
- 作者的意图:霍尔女士在书的脚注中明确说明,这句话是她为了概括和阐释伏尔泰的思想而创作的,并非直接引用,她希望用一句有力的话来传达伏尔泰为思想自由和言论自由奋斗一生的精神。
- 伏尔泰思想的体现:尽管不是原话,但它精准地捕捉了伏尔泰的核心思想,伏尔泰一生都在与教会的压迫、专制政府的审查以及各种愚昧和偏见作斗争,他坚信,真理和进步是在不同观点的激烈交锋中产生的,而不是通过压制异见来实现的。
我们可以这样理解:这句话是伏尔泰精神最精准、最广为流传的“墓志铭”或“精神写照”,即使他本人没有亲口说出,也完全符合他毕生的信念。
名言的深刻内涵
这句看似简单的话,蕴含着多层深刻的哲理:
言论自由是最高原则
这是这句话最核心的立论,它主张,表达自由本身的价值,高于任何具体的言论内容,无论你说的观点是多么“错误”、“荒谬”、“冒犯”或“危险”,你拥有说出它的权利,这项权利是不可剥夺的,这是一种基于个体尊严和理性思考的绝对权利。
自由与责任的统一
这句话巧妙地将“不同意”(批判、反对)与“捍卫权利”(保护、支持)结合在一起,它表明,捍卫自由并非意味着你喜欢或认同所有的言论,恰恰相反,真正的自由主义者是那些能够坚定地保护自己最厌恶、最反对的言论自由的人,这是一种强大的道德自律,体现了对原则的坚守,而非对情绪的迎合。
“思想市场”的理念
这句话是“思想市场”(Marketplace of Ideas)理论的绝佳注脚,该理论认为,真理就像商品一样,应该在自由、开放的市场中通过竞争和辩论来检验,最好的思想会胜出,而坏的思想则会在辩论中被驳倒,如果政府或权威试图“禁售”某些思想(即压制言论),那么整个市场就会失灵,真理也可能被扼杀,必须允许所有思想进入市场,哪怕它们是错误的。
宽容的终极体现
宽容不仅仅是容忍你喜欢的人或事,真正的宽容,是去容忍你所不齿的人和事,如果你只愿意为“正确”的观点辩护,那不是捍卫自由,只是维护自己的偏好,只有当你为“错误”的观点也争取生存空间时,你才真正实践了宽容的精髓。
名言的现实意义与当代讨论
在今天,这句名言依然具有强大的现实意义,也常常引发激烈的辩论:
- 仇恨言论与虚假信息:当言论涉及到煽动暴力、歧视(如种族主义、性别歧视)或传播虚假信息时,我们是否还应该“誓死捍卫”?这是当代社会面临的最大挑战,许多国家都对仇恨言论设置了法律边界,这与伏尔泰的绝对自由观形成了张力,支持者认为,这是为了保护更脆弱的群体;反对者则认为,这会打开“潘多拉的盒子”,最终可能导致对任何异见的压制。
- 平台责任:在社交媒体时代,科技公司(如Facebook, Twitter, YouTube)扮演了传统“守门人”的角色,它们删除或限制某些内容的“言论”,这算不算对言论自由的侵犯?这使“谁该是捍卫者”的问题变得复杂。
- “取消文化”(Cancel Culture):当代的“取消文化”有时被批评为一种新型的“思想审查”,即通过社会舆论的压力来惩罚那些发表“不正确”言论的人,这与伏尔泰所倡导的通过理性辩论来战胜错误思想的方式背道而驰。
尽管“我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很可能不是伏尔泰的原话,但它已经成为西方自由主义思想的基石。
它提醒我们:
- 捍卫自由,最难的不是捍卫我们认同的自由,而是捍卫我们憎恶的自由。
- 与错误思想作斗争的最好武器,不是封杀,而是更好的思想和更有力的辩论。
- 当我们要求压制我们讨厌的言论时,我们其实也在削弱自己言论未来的安全空间。
这句名言是一个永恒的警示和理想,它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去思考自由、责任与宽容的真正含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