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词好句网

这句得不偿失名言,如今还适用吗?

直接点明型、比喻类比型、哲理思辨型,以下为您整理了一些最著名和最有代表性的:

这句得不偿失名言,如今还适用吗?-图1

直接点明型(直接阐述“得不偿失”的后果)

这类名言开门见山,直接警告人们错误的代价。

  1. 赔了夫人又折兵。

    • 出处:中国古典小说《三国演义》。
    • 释义:这是“得不偿失”最生动、最广为人知的俗语,比喻想占便宜,反而遭受了双重损失,不仅没有得到预期的好处,反而连原有的东西也丢掉了。
  2. 因小失大。

    • 出处: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常见于劝世箴言。
    • 释义:为了小的利益而造成大的损失,它告诫人们不要被眼前的蝇头小利所迷惑,而忽略了长远和更重要的东西。
  3. 杀鸡取卵,竭泽而渔。

    • 出处:中国古代寓言和成语。
    • 释义:这两个成语都形容只顾眼前利益,而采取毁灭性的手段,最终导致长远利益的彻底丧失,这是一种极其短视的“得不偿失”。
  4. 拣了芝麻,丢了西瓜。

    • 出处:中国民间俗语。
    • 释义:形容人因小失大,抓住了次要的、微小的东西,却放弃了主要的、重要的东西,形象地说明了错误的选择会导致重大损失。

比喻类比型(用生动的比喻来警示)

这类名言通过比喻,让“得不偿失”的道理更加形象深刻。

  1. 以玉投石,不如报之以光。

    • 出处:《荀子·劝学》。
    • 释义:把美玉扔到石头上,这是一种愚蠢的、毫无价值的消耗,不如让美玉发出自己的光芒,比喻将宝贵的才能、资源或时间用在不值得的地方,是极大的浪费。
  2. 螳臂当车,不自量力。

    • 出处:《庄子·人间世》。
    • 释义:螳螂举起前臂想挡住前进的车轮,比喻人自不量力,妄想抗拒不可阻挡的强大力量,其结果必然是毁灭性的,是典型的“得不偿失”。
  3. 以卵击石。

    • 出处:《墨子·贵义》。
    • 释义:用鸡蛋去砸石头,比喻双方力量悬殊,自取灭亡,与“螳臂当车”意思相近,都是警告人们不要做毫无胜算、注定失败的傻事。

哲理思辨型(从更高层面阐述“付出与回报”的失衡)

这类名言更侧重于分析行为背后的逻辑和心态,从而引出“得不偿失”的必然性。

  1. 将欲取之,必先予之。

    • 出处:《老子》第三十六章。
    • 释义:想要获取什么,必须先付出什么,这句话的深层含义是,有价值的回报需要智慧和策略性的付出,如果只想“取”而不愿“予”,或者付出方式错误,结果就是“得不偿失”,它从反面警示了错误付出的后果。
  2. 多行不义必自毙。

    • 出处:《左传》。
    • 释义:不义之事做得太多,必然会自取灭亡,这里的“不义”本身就是一种错误的“付出”,其“回报”必然是毁灭性的,是道德层面的“得不偿失”。
  3. 聪明反被聪明误。

    • 出处:中国民间俗语,在古典文学中常见。
    • 释义:自以为聪明,耍小聪明,结果反而害了自己,这指的是一种智力上的“得不偿失”,即用错了聪明才智,最终导致失败。

西方名言中的类似智慧

西方哲学和文学中也有许多表达类似思想的名言。

  1. He who grasps at all may lose all.

    • 中文:贪多必失。
    • 释义:试图抓住一切的人,可能会失去一切,这和“因小失大”异曲同工,告诫人们不要贪心,否则会一无所有。
  2. Penny wise and pound foolish.

    • 中文:小事聪明,大事糊涂。
    • 释义:在小事上精打细算,但在大事上却很愚蠢,这同样是批评那种因小失大的短视行为。
  3. The road to hell is paved with good intentions.

    • 中文:通往地狱的路,往往由善意铺就。
    • 释义:这句话虽然有些绝对,但它深刻地揭示了“好心办坏事”的悲剧,即使初衷是好的,但如果方法错误或考虑不周,其结果也可能是灾难性的,可以看作是一种“好心办坏事”的得不偿失。

这些名言虽然措辞不同,但核心思想是一致的:在做任何决策或行动前,都必须权衡利弊,着眼长远,避免因小失大、因一时的欲望或冲动而付出惨痛的代价。

“赔了夫人又折兵”“因小失大” 是最直接、最常用来形容“得不偿失”的成语。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