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词好句网

大学诗歌

大学诗歌是一个非常美妙且深刻的话题,它不仅仅指在大学里创作的诗歌,更指一种与“大学”这一特定时空、精神气质紧密相连的诗歌现象。

大学诗歌-图1

我们可以从三个层面来理解“大学诗歌”:


作为一种文学现象:大学校园里的诗歌创作

这是最直观的理解,大学校园是诗歌的天然温床,自古以来,无数诗人在这里留下了不朽篇章。

古代书院与诗歌 古代的大学(如书院)是学术和文化的中心,也是诗歌创作的重要场所,学者们以诗会友,抒发治学之志、人生感慨。

  • 朱熹:南宋理学大家,在白鹿洞书院、岳麓书院讲学时,创作了大量哲理诗,如《观书有感》:“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将读书求索的道理融入清丽的自然意象中。
  • 书院诗人群体:各地的书院往往形成一个文人圈子,他们酬唱应和,形成了独特的地域诗风。

现代大学的诗歌黄金时代 20世纪的中国大学,尤其是1919年“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成为了新诗的试验场和摇篮。

  • 北京大学:中国新诗的诞生地。胡适在《新青年》上发表《尝试集》,是中国第一部白话诗集,标志着新诗的诞生。徐志摩闻一多等新月派诗人在北大求学和任教,他们提倡诗歌的“三美”(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极大地推动了中国现代诗歌的发展。
  • 西南联大:这是中国现代教育史上的传奇,在战火纷飞的年代,一群大师(如闻一多、朱自清、冯至、卞之琳)带领着学生(如穆旦、郑敏、杜运燮、袁可嘉)在昆明艰苦办学,他们共同创造了中国现代诗歌史上一个不可逾越的高峰。
    • 穆旦的诗歌充满了现代主义的思辨和深沉的力量,如《赞美》、《诗人首》。
    • 冯至的《十四行集》将存在主义的思考与深沉的情感完美结合,达到了艺术与哲理的高度。
    • 西南联大诗人群的特点是:将个人命运与家国情怀紧密结合,诗歌充满智性、张力,艺术形式上大胆创新。

当代大学的诗歌生态 今天的大学,诗歌创作依然活跃。

  • 校园诗社:几乎每所大学都有自己的诗社,如清华大学的“清华文学社”、复旦大学的“复旦诗社”等,诗社定期举办朗诵会、诗歌沙龙,出版内部刊物,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 网络诗歌阵地:B站、微信公众号、豆瓣小组等平台成为大学生发表和交流诗歌的新空间,形式更加多元,内容也更贴近当代青年的生活与困惑。
  • 代表性诗人:一些诗人从大学校园走向更广阔的舞台,如海子(毕业于北京大学),他的诗歌充满了对生命、土地和远方的极致追求,影响了整整一代人。

作为一种精神内核:大学精神在诗歌中的体现

“大学诗歌”更重要的价值在于其精神内涵,它不仅仅是写在校园里的诗,更是承载了大学精神的诗。

对知识的求索与怀疑精神 大学的核心是“求真”,这种精神在诗歌中体现为对世界、对自我、对真理的追问和怀疑。

  • 意象:图书馆、实验室、深夜的灯光、复杂的公式、哲学的思辨。
  • 情感:好奇、困惑、顿悟、智性的喜悦。

理想主义的激情与浪漫情怀 大学是梦想的孵化器,身处象牙塔,学子们往往对世界抱有最纯粹的期待和最美好的想象。

  • 意象:星空、远方、青春、爱情、旗帜、未来的蓝图。
  • 情感:热烈、奔放、不羁、对自由的渴望、对未来的无限憧憬。

青春的迷惘与成长的阵痛 大学是从少年到成年的过渡期,是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这种成长的烦恼和迷茫,是诗歌取之不尽的源泉。

  • 意象:宿舍、食堂、操场、失恋的泪水、对未来的焦虑、人际关系的疏离。
  • 情感:孤独、感伤、迷茫、孤独、自我审视。

对社会的人文关怀与责任感 大学是社会的良心,受过高等教育的学子,往往更关注社会现实,具有强烈的人文关怀和使命感。

  • 意象:底层人民、历史事件、城乡差距、环境问题。
  • 情感:悲悯、愤怒、批判、忧思、深沉的责任感。

作为一种创作母题:大学里的典型诗歌意象

在大学诗歌中,有一些反复出现的意象,它们共同构成了大学诗歌的独特景观:

  • 图书馆:知识的殿堂,精神的圣殿,象征着求知的渴望与思想的沉淀。
  • 宿舍:青春的集体记忆,梦想与现实的交汇点,充满了友情、争吵、夜谈和秘密。
  • 操场/跑道:身体的律动,青春的汗水,象征着奔跑、追逐和时间流逝。
  • 阶梯教室/实验室:智慧碰撞的地方,理论与实践的起点,充满了逻辑、公式和探索。
  • 樱花/梧桐/银杏:校园的季节信使,见证了四年的时光流转,承载着毕业的伤感和对校园的眷恋。
  • 火车票/地图:象征着离别、远行和探索未知的远方。

范例赏析

这里有两首风格迥异但都极具代表性的“大学诗歌”,一首来自现代,一首来自当代。

穆旦《诗人首》(节选)

你给我们丰富,和丰富的痛苦。

你是淳朴的,你超越了我们, 面向我们,展示你自己, 在这喧闹的尘土里, 只你拥有完美的一片安静。

你是永恒的,在刹那的瞬间, 你给我们智慧,你给我们安宁, 你是万有,你无所不在, 你在我们心里,你也在万物中。

你给我们丰富,和丰富的痛苦。 你让我们在时间里生根, 你让我们在时间里开花, 你让我们在时间里结果。

你给我们丰富,和丰富的痛苦。

赏析:这首诗是穆旦在西南联大时期创作的,充满了智性的光芒,诗人将“诗人”或“诗歌”本身比作一个神圣的、超越性的存在,它给予人类“丰富的痛苦”——这种痛苦不是消极的,而是源于对世界深刻洞察后的清醒与责任,诗歌充满了思辨,将个人、时代与永恒的哲思融为一体,是典型的“学院派”诗歌,体现了西南联大诗歌的深度。

海子《祖国(或以梦为马)》(节选)

我要做远方的忠诚的儿子 和物质的短暂情人 和所有以梦为马的诗人一样 我不得不和烈士和小丑走在同一道路上

万人都要将火熄灭 我一人独将此火高高举起 此火为大 开花落英于神圣的祖国 和所有以梦为马的诗人一样 我借此火得度一生的茫茫黑夜

赏析:海子毕业于北京大学政法系,他的诗歌充满了理想主义的极致浪漫和悲剧色彩。“以梦为马”是海子最核心的诗歌意象之一,意味着将梦想作为自己驰骋人生的坐骑,充满青春的激情与力量,这首诗将个人命运与祖国、诗歌紧密相连,既有对理想的无限忠诚(“忠诚的儿子”),也有对现实的清醒认知(“和烈士和小丑走在同一条路上”),它代表了80年代大学生那种纯粹、热烈、甚至有些偏执的理想主义精神。

大学诗歌,是一面镜子,映照出一代代学子的青春、理想、迷惘与求索,它既是文学史上的重要篇章,也是大学精神最生动的载体,无论时代如何变迁,那份在象牙塔里萌发的、对世界和自我的诗意思考,都将永远是大学最宝贵的财富之一。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