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词好句网

简单的幼儿诗歌,简单的幼儿诗歌大全

在孩子的世界里,语言是充满魔力的,当他们开始咿呀学语,用好奇的眼睛打量周遭的一切时,简短、押韵、富有节奏感的幼儿诗歌,便如同一把金钥匙,为他们开启了通往语言之美和想象国度的大门,这些看似简单的诗句,蕴含着滋养幼小心灵的丰富营养。

简单的幼儿诗歌,简单的幼儿诗歌大全-图1

溯源:童谣与古典智慧的浸润

幼儿诗歌并非无源之水,它的根系深深扎在中国源远流长的童谣与古典诗词的沃土之中。

许多广为流传的童谣,如《摇啊摇,摇到外婆桥》、《小老鼠,上灯台》等,其作者早已湮没在历史长河中,成为集体创作的结晶,它们诞生于民间,在口耳相传中不断打磨,其核心价值在于朗朗上口的韵律和简单重复的句式,这正符合幼儿语言习得的规律,这些童谣是幼儿诗歌最直接的先驱,它们证明了:最适合孩子的语言,首先必须是音乐性的,是能够被身体感知的。

我们也能从古典诗词中汲取适合幼儿的精华,骆宾王在七岁时写下的《咏鹅》,“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这首诗画面感极强,色彩明丽,通过“曲项”、“白毛”、“红掌”等具体形象的描绘,生动地勾勒出白鹅戏水的场景,它没有深奥的典故和复杂的情感,纯粹是对自然景物的直观摹写,这种天真烂漫的视角与幼儿认知世界的方式不谋而合,选择这类意象鲜明、语言浅近的古诗,是让幼儿初步感受汉语凝练之美的绝佳途径。

创作:童心与巧思的编织

现代幼儿诗歌的创作,更加注重儿童本位,从孩子的视角和情感出发,优秀的幼儿诗歌作者,都保有一颗珍贵的童心。

以诗人林焕彰的《小猫走路没有声音》为例: “小猫走路没有声音, 小猫知道它的鞋子是妈妈用最好的皮做的。 小猫走路没有声音, 小猫知道它的鞋子是妈妈用最好的皮做的。 小猫走路没有声音, 小猫走路没有声音……”

这首诗通过反复的吟咏,营造出一种轻柔、静谧的氛围,作者没有直接描写小猫如何蹑手蹑脚,而是通过一个充满童趣的想象——“它的鞋子是妈妈用最好的皮做的”,来解释“没有声音”的原因,这个想象既贴合小猫的肉垫脚掌的特征,又融入了孩子对“妈妈的爱”的理解,温暖而巧妙,创作这样的诗歌,要求作者真正蹲下身来,用孩子的眼睛去观察,用孩子的心灵去感受。

在创作背景上,许多动人的幼儿诗都源于作者与孩子相处的真实瞬间,可能是一次散步时的发现,可能是一句孩子无意间的童言,被敏锐的作者捕捉并诗化,引导孩子创作自己的诗歌,其实就是鼓励他们真诚地表达所见所感。

手法:开启想象世界的钥匙

幼儿诗歌虽“浅”,但艺术手法却相当丰富,巧妙地运用这些手法,能让诗歌充满吸引力。

  1. 拟人化:这是最常用也最有效的手法,将动物、植物乃至日常物品赋予人的情感和行为,如“小雨点,沙沙沙,落在花园里,花儿乐得张嘴巴”, instantly拉近了孩子与自然的距离,让万物都成为可以对话的朋友。
  2. 丰富的比喻:用孩子熟悉的事物来比喻新事物,化抽象为具体,将弯弯的月亮比作“小船”,将星星比作“眨眼的眼睛”,这不仅能帮助孩子理解,更能激发他们的联想能力。
  3. 声音的摹仿(拟声词):“滴滴答答”的雨声、“叽叽喳喳”的鸟叫、“轰隆隆”的雷声……这些拟声词极具音乐感和画面感,让孩子在模仿声音的过程中获得乐趣,加深对事物的印象。
  4. 巧妙的重复:诗句或段落的重复,是幼儿诗歌结构的基石,它符合幼儿渴望重复的心理需求,有助于他们记忆和吟诵,并在一次次的重复中强化情感体验,形成稳定的节奏感。

运用:融入日常的诗意陪伴

将幼儿诗歌融入日常生活,远比正襟危坐的“教学”来得重要。

  • 作为亲子游戏的素材:可以选择一些动作性强的诗歌,如《炒萝卜》:“炒萝卜炒萝卜切切切,包饺子包饺子捏捏捏”,一边念一边做相应的动作,让孩子在肢体运动中感受语言的节奏。
  • 作为情景教学的导引:下雨时,一起念《雨点沙沙》;看到月亮时,一起读《小小的船》,让诗歌与真实的生活场景相结合,使语言学习变得生动而深刻。
  • 作为睡前温馨的仪式:在柔和的灯光下,用轻柔的声音为孩子朗诵一首宁静、优美的诗歌,如《摇篮曲》,这不仅是语言熏陶,更是情感的交流,能为孩子带来安全感,营造甜蜜的睡眠氛围。
  • 鼓励创造性续编:当孩子对一首诗非常熟悉后,可以鼓励他们进行续编或改编,读完《小猫走路没有声音》,可以问:“你觉得还有谁走路也没有声音呢?”这能够极大地激发孩子的想象力和语言组织能力。

幼儿诗歌的世界,是一片广阔而神奇的天地,它用最简洁的语言,承载最丰富的想象;用最稚拙的声调,叩击最纯真的心弦,作为家长和教育者,我们的角色不是高高在上的传授者,而是与孩子同行的引路人和玩伴,通过一起诵读、一起游戏、一起发现,我们不仅是在教孩子学习语言,更是在他们心中播撒下一颗诗意的种子,这颗种子关乎对声音的敏感,对世界的惊奇,对生活的热爱,假以时日,它自会生根发芽,长成一棵能庇佑他们一生,使其内心丰盈、情感充沛的参天大树。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